纵书院 - 网游小说 - 篮坛:从神经刀开始在线阅读 - 第1638章

第1638章

    罚球线一步的时候,李万顿了一下,成功跟凯文-杜兰特拉开空间。

    杜兰特被拉开,没着急扑上去,想要观察一下李万的动作,再做打算,但他这点小心思仿佛都在李万的预料之中。

    李万料到了凯文-杜兰特不敢提前扑上来一样,一个小抛投,球打在篮板上,反弹进了篮筐。

    10-7!

    分差又来到了3分。

    锡伯杜露出无奈的表情。

    这个回合的进球就跟团队的防守质量没什么关系了,完全就是李万的个人实力强行完成的进球。

    这种球,他不可能认为是自己的队员没有防好。

    包括凯文-杜兰特当时的犹豫步,他确实需要判断,只是被李万提前预料到了他的防守反应。

    好在,他的队伍里也有这种可以靠着个人能力进球的球员……

    就比如凯文-杜兰特!

    公牛队的进攻回合,这次凯文-杜兰特没有叫挡拆,而是先接球再交球,随后绕了一个大场,给德里克-罗斯兜出了一大半的空间。

    罗斯持球杀入篮下,在一双双大手的掩盖下,大幅度拉杆完成了进球。

    9-10!

    第351章 永远不要试图针对李万这样的球员,不管他看上去有多疲劳

    从开场就可以看出来两边从一开始便将状态拉满了。

    而两边也将状态维持到了第一节结束。

    33比31。

    依靠着文斯-卡特最后时刻的三分球,哥伦布探索者队领先2分进入到了第二节。

    首节战罢,两边的数据分别为:

    哥伦布探索者队:

    李万8分3篮板1助攻1抢断;维金斯4分1篮板1助攻;克里斯-波什3分3篮板2助攻1盖帽1抢断;布罗格登6分,进的全是3分球,两次都很好地完成了战术终结;亚当斯2分1篮板5卡位,诺阿被他卡得明明白白;

    公牛队:

    得分最高的是凯文-杜兰特,跟李万一样拿到了8分,他在侧翼跟队友挡拆后的出手,是公牛队今晚最犀利的武器;

    德里克-罗斯拿到了4分3助攻,从他的数据也能看出来,第一节他更加专注于给队友创造好的进攻机会;

    吉米-巴特勒拿到了5分,1个中距离,一个三分线外的持球投射,都是咬住比分的“硬气球”;

    诺阿的数据为2分3篮板,唯一的2分,却是公牛队在第一节末期反超1分的关键;吉布森只有1分,在其他方面的方面也不是很出色,只有1个篮板,出现了2次犯规跟1次失误,对上人高马大的哥伦布内线,光靠激情是肯定不行的;

    泰伦-卢看着这份数据表,也是没二话,在第二节主力回来后,加大了针对公牛队四号位的力度。

    凯文-杜兰特上来第一球,继续他出色的投射状态,成功命中了进球,将比分反超。

    但这也是公牛队在第二节最后一次领先。

    接下来的时间里,吉布森四号位的先天不足,完全暴露在了哥伦布探索者队的面前,哥伦布探索者队充分利用这个强点,不断制造杀伤。

    第二节8分45秒,随着克里斯-波什又一攻成功打进,并且裁判还吹响了哨子。

    现场的欢呼声瞬间弥漫了整个球馆。

    吉布森懊恼的抱头,这个犯规后,他领到了个人上半场第三次犯规。

    锡伯杜不得不将他放到替补席上,拿上了尼古拉-米罗蒂奇。

    这哥们更出名的事情是在后来的18年10月,他在训练营中,跟队友博比-波蒂斯在对抗训练中起了冲突。后者一怒之下,给了米罗蒂奇一拳。这一拳,让米罗蒂奇当场昏厥倒地。在随后的检查中,他被诊断为面部骨折加脑震荡。也是这一拳,将公牛队的更衣室矛盾无限放大。

    不过,那是原本这个时期混乱的公牛队,管理层在“玫瑰”枯萎后,放弃了吉米-巴特勒,导致整个队伍群龙无首。

    现在不一样,“玫瑰”仍然盛开,整个队伍也处于鼎盛时期,至于米罗蒂奇,还不是后来被公牛队看好的中坚力量。

    他才是个进入联盟三年级的“小透明”。

    14年正式开始nba职业生涯的他,前两年都在给保罗-加索尔打替补。

    去年夏天保罗-加索尔被放走后,因为拼抢篮板球能力一般,继续给吉布森打替补。

    他的身高在四号位中,完全不成问题,属于标准的4号位。

    但是,锡伯杜并不指望他上来可以帮助球队,限制克里斯-波什。

    比起防守端,米罗蒂奇更适合的还是进攻端。

    他属于技术娴熟的双能锋,能够控球、投篮和传球;比赛感觉出众……

    显然,锡伯杜这是打算用进攻来“拼一枪”了!

    公牛队的整个进攻战术开始发生改变,诺阿还有米罗蒂奇双双提上高位,给德里克-罗斯做挡拆,而当罗斯分球到他们手上的时候,再由他们自主选择,到底是凯文-杜兰特还是吉米-巴特勒来做最后的球处理。

    这套战术充满了“普林斯顿体系”的味道。

    不过这也很正常,锡伯杜当年给大姚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投篮教练,包括跟阿德尔曼共事了一段时间,后来见实在当不上主教练,这才转投了波士顿凯尔特人。

    他接触过“普林斯顿”体系。

    况且现在这个也算不上什么正统的“普林斯顿”,他只是借用了其中内线球员上高位处理球的战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