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在线阅读 - 第612章

第612章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当年张辅教他战法的时候,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他,能不攻城尽量不攻城的意见了。

    听到对方还有4万之众,朱高煦身形趔趄了一下,瞪着眼睛看着江淮。

    “你说多少?”

    江淮苦笑。

    “应该还有4万多,再加上城中的百姓,应该还有个七八万的战力。”

    朱高煦有一种掉头直接回去的想法。

    六七万人去攻打,拥有六七万守城兵力的城池,这就是傻子也知道,根本就不可能啊。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意思就是说,用兵的原则,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有与敌相等的兵力要设法击败敌人,兵力比敌人少就要退却,实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决战。

    按照兵法来说,双方兵力相同,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引敌人出来,然后在野外找机会将敌人击破。

    可现在他们面临的情况是,敌人根本就不出来,就在城池里蹲着。

    而两方人数又相当,强攻肯定是不可取。

    可问题是朱瞻圭那边在等着,慢慢的熬死敌人也不是个办法。

    “你有什么办法吗?”

    想了半天没想到办法,朱高煦有些烦躁的看着江淮。

    “有。”

    江淮直言。

    朱高煦意外的看了他一眼,难道这个泥腿子出身的家伙,还能想出什么破城的办法。

    “你有破城之法?”

    江淮摇了摇头,不等朱高煦以为自己被戏耍了发怒,便直言道。

    “您带人留在这里看着他们,臣带人直接绕过去!”

    朱高煦眯了眯眼,盯着江淮看了许久。

    江淮也平静的看着他。

    两人虽然嘴上没说话,但眼中这是在快速的问答。

    朱高煦:这么放心我,别忘了前段时间我可是拖延了两个月,而且还扣了你们神机营的后勤。

    江淮:我不相信您,但我相信的是皇上。

    朱高煦:你以为拿老爷子压我,我就不敢在后面使花招了,信不信你走了,我直接撤兵五十里,让对方掐了你的后勤线,弄死你们。

    江淮:您随意,不过能让一个王爷为我陪葬,臣也是死而无憾了。

    朱高煦:你什么意思?

    江淮:字面意思而已。

    “呵呵!”

    一阵眼神交流后,朱高煦澹澹一笑。

    “既然江指挥使这么信任本王,本王自然全力而为,帮你们拖住这里的敌军,你们安心的上路吧!”

    江淮挑了挑眉,平静的抱拳回道:“那就拜托汉王殿下了,我们就先走一步了,到时候等打下了西域,臣一定将您的功劳汇报给陛下的。”

    “呵呵!”朱高煦眼神冷冷的,又一声冷笑,“那就多谢江指挥使了。”

    说罢,便不再搭理江淮,下令部队跟神机营换防。

    “江头他真的能信得过吗?”

    目送朱高煦带兵离去,第一军团的老狮子走上前,有些不放心的小声道。

    “想要去支援殿下,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相信皇上能压住他。”

    江淮看着正跟手下部队换防朱高煦军团,平静的回答。

    说完,便让两个军团长召集换防的部队,简单的收拾一下,直接绕过苦先,急行军往怕剌赶去。

    第272章:生化武器的鼻祖,小日子的老祖宗。

    苦先攻城惨烈,怕剌这里也好不到哪里去。

    唯一区别的是两者相反的过来。

    进攻方变成了西域士兵,防守方是大明的士兵。

    城墙外遍地的尸体,浓烈的尸臭味让人上头,城内的人无论是出门还是在家的,都是口鼻蒙的死死的,生怕闻到这些恶心的味道,以及防止疫病的传播。

    朱瞻圭脸上戴着厚厚的口罩,看着城墙外因为腐烂,已经露出累累白骨的尸体堆,眉宇之间无半点愁意。

    守城已经三个多月了,敌人也进攻了三个多月。

    虽然每次都是无功而返,但敌人从未放弃。

    甚至随着明军的步步紧逼,进攻的节奏已经越来越强了。

    他带来的2000老兄弟,到现在还能战斗的只有1300多人。

    600多人因伤或者死亡退出了战线。

    还好兄弟们的战意还在,只要他朱瞻圭站在城墙上一天,兄弟们就会继续跟着他并肩作战。

    城内的百姓,在他暗暗的支持下,粮食、药品方面还算撑得住,西域百姓唯一担心的就是这腐臭之味道,会引发疫病感染全城。

    疫病在古代,那可是比屠城更狠,死的可不是一座城两座城的人。

    比如说在西方爆发的黑死病,百来年的时间,可是带走了西方人7500多万条生命。

    对于这一点,朱瞻圭不得不感叹郑和运气好。

    要知道黑死病第1轮爆发,可是在日不落帝国,时间也就在这几十年上下,而且近300年来还是断断续续的爆发。

    如果当时郑和运气不好,碰上了黑死病,然后带回东方,大明恐怕也要遭一场大劫。

    也正因为搞不清楚西方什么时候会大规模的爆发黑死病,大明也没有也没有遏制这方面的手段,朱瞻圭才决定暂时放弃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