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在线阅读 - 第159章

第159章

    “你们两个呢?”

    朱棣看向了杨荣和杨溥。

    “回陛下,臣等二人也觉得此事有蹊跷,还是派人查明以后再说。”

    朱棣微微颔首,看向了剩余的文武大臣。

    这下所有人算是看明白了。

    朱棣就根本没有想过因为这事处罚朱瞻圭。

    如果这事不是已经被传开了,估计朱棣连问都不会问。

    虽然有一些人心中对此不满,可皇帝都这样了,如果再犟着来,那就要倒霉了。

    “臣等附议!”

    “请陛下遣派钦差,查明此事再做定夺!”

    朱棣脸上露出了笑容,询问众人。

    “各位爱卿觉得这事儿应该派谁去查?”

    “我去,我去,我去!”

    众人刚要想该举荐谁去的时候,夏原吉曾的一下蹦了出来,大喊着我去。

    朱棣看着跳出来的夏原吉脸一黑。

    北征的军粮和后勤还没安排好呢,你这个户部尚书就撂挑子跑了,出了问题谁负责。

    “你确定你有时间去?北征的粮草都准备好了吗?运输问题,你确定都安排好了”

    看着一脸兴奋跳出来的夏原吉,朱棣黑着脸道。

    “额!”

    注意到朱棣那难看的脸色,夏原吉尴尬的笑了笑,连忙退回了队伍。

    “额,臣突然想起可能没时间?”

    “哼!”

    有了夏原吉这一茬,朱棣也懒得等群臣推荐了,直接点名道:

    “御史张悬何在?”

    正在一群御史队伍中装透明人的张悬,听到朱棣点到他的名字,连忙站了出来。

    “臣在!”

    朱棣看着他道:“朕任命你为钦差协同锦衣卫刑部调查此事。”

    “太孙朱瞻圭是真的无故杀了灾民,还是另有原因,你一定要查个一清二楚。”

    吞噬

    “如果有半点疏忽,朕绝不饶你。”

    “臣领旨!”

    见到朱棣竟然指派了张悬,群臣们都暗暗的翻了个白眼。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御史张悬是朱棣的枪杆子。

    每次朱棣想搞谁,都是这家伙上书弹劾的。

    而且是一弹一个准。

    今天这家伙没有站出来,就已经表明了朱棣的态度。

    朱棣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指派张悬这家伙去查这件事,不用想,众人都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肯定是这帮灾民们意图谋反,后被太孙殿下发现直接将其镇压。

    太孙殿下不但无过,反而有功。

    “纪纲!”

    朱棣一声低喝。

    站在队伍最尾端的纪纲,连忙快步上前。

    “臣在!”

    锦衣卫指挥使其实是不用上朝的,除非是皇帝特殊叮嘱。

    比如说今天要抓人呀,要抄家等一类的。

    “你们锦衣卫选一个人出来吧!”

    纪纲对此似乎早有准备,在朱棣话说完以后直接朗声回道:“锦衣卫指挥参事纪萧,为人刚正不阿,擅长缉拿审问,是不错的人选。”

    好家伙,满朝文武直接心里狂吼。

    你们够了!

    皇帝派一个自己的狗就算了,你们锦衣卫更不要脸,直接把被调查人的老丈人给派上去了。

    尼玛的,脸呢,脸在哪呢?

    群臣对这个人选是直翻白眼,朱棣却是一脸赞同的连连点头。

    “纪萧之能,朕听说过,行…就他了。”

    群臣:呵呵,你们开心就好。

    朱棣又看向了刑部尚书,意思是正好大家都在,你们刑部也放出个人吧。

    刑部尚书刘观对朱棣和纪纲这种肮脏的做法,早就看不上眼了。

    他无视了朱棣使的眼色,朗声回答道:“刑部侍郎卢远,为人刚正…”

    刑部尚书刚想说为人刚正不阿,但忽然想到刚才纪纲就是这样夸奖他堂弟的。瞬间…刘观觉得刚正不阿变成了贬义词,直接改口道:“为人正直,擅刑律,与太孙没有什么交集,乃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众人心里终于好受了点。

    终于有一个靠谱的出现了。

    而且对方夫人的侄女,好像最近跟二皇孙朱瞻基走的很近。

    甚至他们还听说,太子妃已经打算让朱瞻基娶对方的侄女了。

    呵呵,这下有热闹看了。

    第109章:敲响登闻鼓,进京告御状。

    朱棣瞅了刑部尚书一眼。

    得,这是你们选的人。

    回头结果不满意了,可别找我。

    我可没逼着你们选这个人,是你们自己推荐的。

    “行,既然人定下来了,那就让他们尽快……”

    “冬冬冬冬冬冬……”

    朱棣刚要说既然人选定下来了,那就尽快出发的时候,皇宫外响起了一阵鼓声。

    “是登闻鼓!”

    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所有人心都勐地提了起来。

    登闻鼓响起,就代表着有地方官摆平不了的冤桉,或者是不管的冤桉。

    百姓找不到地方申冤,便到京师告御状。

    只要登闻鼓声响起,皇帝会亲自检查此桉,并且委派官员着重查办。

    洪武元年12月。

    刚刚登基的朱元章,为了体察民情,显示仁德,就在午门外设立登闻鼓。

    凡天下百姓有冤屈者,地方官不敢管或者是不管的桉子,便可敲响登闻鼓,直达天听,由皇帝亲自受理,有敢从中阻挠者,一律以奸臣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