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在线阅读 - 第120章

第120章

    听着怎么有一种,为自己主上解释的语气。

    你们俩才说多久话,这就投靠人家了。

    老子天天请你喝酒,和你套近乎,也没见你这么好忽悠。

    越想越不爽,朱高煦气的一甩披风转身走了。

    老小子等着吧,今日你对我爱答不理,他日我让你跪着求我。

    看着气呼呼转身走的朱高煦,张辅无奈的笑了笑。

    他靠近朱瞻圭,是朱棣暗示的。

    不然以他的性格,是不会接近这些漩涡中心的人物的。

    到了他这种地位的人,其实保持中立,只忠心于皇上,是最好的选择。

    一旦下了注,将来失败了,那将会万劫不复。

    就好比当初的蓝玉。

    虽然对方也非常作死,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跟朱允熥有太深的关联。

    也正因为有蓝玉这个前车之鉴,张辅才对这些皇位继承人,都是保持一定的距离。

    第85章:靖难第一冤大头,宁王朱权。

    庞大的队列,在街道两边的百姓跪拜下,浩浩荡荡的开出了金陵城。

    朱棣身穿龙袍表情威严的坐在龙冕上,目视着向他朝拜的百姓。

    在其龙冕后,是太子朱胖胖和各藩王代表的马车。

    后面则是跟着文武群臣,以及各番邦使节的车驾。

    太子马车上,朱胖胖一脸笑容,握着一个中年男子的手,亲切的交谈。

    “十七叔啊,这次来了可要多住段时间,我爹是天天念叨您。”

    “唉,劳烦皇上挂念了。”

    中年男子脸上一副激动荣幸的模样,心里却是在暗暗的骂娘。

    朱棣这个王八蛋,还天天念叨我,是怕我不死吧!

    真他娘的混蛋,别人派个代表就行了,你非让我亲自过来。

    不就是你孙子娶個媳妇吗?搞的跟新皇登基似的,还让我这个宁王殿下大老远的跑过来。

    没错,眼前这个中年人,就是被朱棣给坑了一笔的冤大头宁王。

    宁王朱权,朱元璋第17子。

    所有藩王中实力最强的一个。

    当然了,这是以前。

    现在嘛,是朱棣盯的最紧的那一个。

    当年靖难的时候,朱棣手下兵力不足,快要被朱允炆逼上绝路的时候,他想到了自己的十七弟,所有藩王中实力最强的宁王。

    宁王手中可是掌握着朵颜三卫,以及七八万步军,六七千辆战车。

    为了能摆脱困境,朱棣亲自登门找到了宁王,跟对方出言借兵。

    当时也看不惯朱允炆的朱权,也没犹豫便直接答应了。

    心想着先让两人打着,等两人打累了,自己再坐收渔翁之利。

    可他没想到朱棣这么猛,有了充足兵力的朱棣,直接把朱允炆按在地上摩擦。

    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准备好之前,朱允炆就凉凉了。

    看着好时机已经过去,也觉得打不过朱棣的宁王,直接装起了乖宝宝。

    不但上交了兵权和封地,甚至当初朱棣借兵时,说的平分天下的事,连提都不提。

    想着既然做不了天下,那我想进荣华之福可以吧?

    结果一连提了两个好地方,都被朱棣拒绝,到最后注意到朱棣的神色不对,宁王朱权只能捏着鼻子,认可了南昌这个苦寒偏远之地。

    到了封地后,想了几天觉得干不过朱棣,宁王朱权也彻底摆烂了,每天谈诗论赋,享受人生,过的是那叫逍遥自在。

    日子过的是舒服了,可有一点让宁王朱权非常不爽。

    那就是朱棣这个人,有事没事就喜欢让他来京师一趟。

    美名其曰想他这个弟弟了。

    其实就是看看他死了没,有造反心没,顺便再吓唬吓唬警告警告。

    这不,去年刚被叫过来一回的朱权,心想着能安生几年了,结果这回到家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叫了过来。

    朱棣理由是,我孙子也是你大孙子要成婚了,你这个当十七爷爷的不过来,有点说不过去吧。

    就这样,刚回到家,还没有享受几天安生生活的朱权,又苦哈哈的赶到了金陵。

    他是昨天到的。

    到了地方还没有下马车,就被朱棣叫到了皇宫,一阵嘘寒问暖,畅聊兄弟之情,以及当年朱元璋在时,兄弟们之间的和睦友好。

    一聊就是大半夜。

    好不容易结束话题,回去休息了。

    结果还没躺下去眯一会,又被朱胖胖拉起来参加朝会。

    千难万苦的熬完了朝会,朱权想着上车了能休息一会,结果又朱猪胖胖拉到太子马车上,说什么要聊聊叔侄之情。

    好家伙,朱权那叫一个气呀。

    我就想休息休息,怎么就那么难呢?

    我他娘的造了什么孽?

    让你们父子俩,轮着班的折腾我。

    你们父子俩是不把我给折腾死,是不甘心咋滴?

    脸上保持着笑容,迎合着朱胖胖的话,朱权心里一边骂着娘,一边迷迷糊糊的睡了过。

    看到睡着脸上还保持笑容不停点头的朱权。

    朱胖胖从袖中掏出了朱瞻圭给的耳塞,塞住了耳朵,笑眯眯的看着朱权,等待着一会儿的热闹。

    行进的队伍非常快,小半个时辰便赶到了阅兵场。

    早就等待的朱瞻圭。

    见到朱棣从马车上下来,手中的一杆小旗举起猛地一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