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王冠在线阅读 - 第1121章

第1121章

    黄昏眼睛一亮,“我看看他的图纸。”

    这特么就是连珠枪啊!

    跨时代的想法,要知道正儿八经的连珠枪,是要十八世纪在美国才出现的,如果大明在十五世纪发明出来连珠枪……

    其他的不说,世界警察我当定了!

    到时候征服一个国家,根本不需要十万八万人,只需要一两万人就可以横推一个强国,就是现在不可一世的帖木儿王国,三万人就足够了。

    将图纸拿过来一看,哭笑不得。

    得了。

    果然是自己想多了,这个毛姓军器郎的设计图纸确实有点不合理,完全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他的弹夹竟然不在枪托上,而是在枪身上外挂,简单点说,就是转盘机枪的病态版本。

    但这个毛姓军器郎能想到这个主意,就是进步。

    不过当务之急不能步子跨大了,容易扯着弹,连珠枪肯定是研究对象,不过现在要做的事情是提高火铳的射击精度、杀伤力和射程。

    也就是说,要制作出步枪。

    毛瑟枪!

    也就是自己今天拿过来的图纸。

    这个难度其实很大,主要困难集中在枪管和子弹两方面,尤其是子弹,要把火铳的散弹改进成近代子弹,需要大量的人力和反复的实验。

    放下图纸,对洪继来道:“这个图纸目前用不上,不过需要保存好——”见洪继来欲言又止,黄昏制止他,“你听我说,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资源来不断升级,所以我的计划是军器院一步一步走,但是在全军装备这个路上,则要一步到位,所以军器院这边先要按照我这个图纸,研发出我设计出来的这个步枪,嗯,不叫火铳了,叫步枪!”

    说完拿出自己带过来的几张图纸,“这个图纸我已经着人送到顺天那边,我建立的火器研发所了,那边收到图纸后就会投入人力和物力研发,军器院这边也要抓紧时间,到时候军器院和我那边的军器研发所多交流,取长补短,争取早日把这个步枪研发出来。”

    洪继来接过图纸一看上面的那张,问道:“这不就是优化了支架的火铳么,为什么叫枪?”

    黄昏耸耸肩,“好听。”

    我怎么知道为什么火铳叫得好好的,后来怎么改成了枪……这里面的知识,我也不懂,毕竟我也不是百科全书。

    又道:“真要追究一下的话,大概就是复古了,你知道的,火铳在宋朝时叫突火枪的。”

    洪继来恍然。

    点头道:“确实,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现在军器院这边,铜铁资源需求极大,开采已经满足不了生产,尤其是燧石,需求量大,开采量又小,这个事情你得找陛下说一下,请求陛下投入更多的钱财,加大开采力度。”

    硝石和硫磺这些物资,也出现了不等的缺口,如果真要一步一步换装,比如研发改进一次军队就换装一次,资源方面就不支持。

    黄昏嗯了声,“我等几日去求见陛下会给他说这个事。”

    又道:“所以我的目的很简单,先研发出步枪,这个不需要大量配装军队,生产个两三万支装备,作为神机营的中坚力量即可,然后就要按照这个毛姓军器郎的设计图纸,修改之后研发他这种……嗯,连珠枪,研发出连珠枪后,就要全面大量生产,并且配备全军!”

    洪继来的目光一直在图纸上,闻言道:“这些事情是你们这些朝堂要员指点江山的风流意气,我不了解,也不想了解,我知道尽我的努力,来研发生产你们需要的火铳,问一下,这个火铳……嗯,这个步枪,后面这片你写着木质的区域板块什么意思。”

    黄昏笑道:“这个叫枪托,按照我的设计,步枪一旦研发出来,弹药改良之后,它在瞬间爆炸射击出枪膛之后,会发生巨大的后坐力,这个枪托一个是稳定枪身保持连续射击队稳定性,一个则是降低后坐力,同事它方便士卒端持瞄准。”

    洪继来兴奋起来,“你这想法可硬是要得!”

    黄昏哈哈一乐,“也不全是我的功劳,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步枪其实简单,主要就是扳机和引发两个地方的升级,其他方面都简单,难点在于后面,关于子弹的改良,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冶炼工艺的提升,但是子弹袋样式和结构设计不难,这个军器院花个几个月就能解决,难点在于火药的提升。”

    要想改进子弹,火药也需要提升,达到装填的要求。

    装填量这个就是不断的实验了。

    洪继来继续看后面的设计图纸,黄昏趁机说道:“其实我来之前,根本没想过会有人比我先一步想到连珠枪,因为这玩意儿实在是太跨越时代了,不过有人想到了,咱们就要试验一下,资源这些你不用担心,时间更不用担心,我会给你两年的时间,当然,这两年是指打下来瓦剌和兀良哈之后,再简单点来说,在出征兀良哈和瓦剌之前,咱们得研发出步枪,然后两年之内研发出连珠枪,如果研发不出来,那就大量生产步枪,到时候得趁帖木儿还活着,来一场世纪之战!”

    朱棣打帖木儿帝国。

    仅仅是想一下就觉得刺激,以后的历史,这也是谈资。

    大明永乐大帝,碾压帖木儿王国,这传到后世是何等的荡气回肠,只不过有些可惜,那位征战四十年无败绩可媲美成吉思汗的帖木儿,已经在永乐三年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