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王冠在线阅读 - 第698章

第698章

    黄昏不喜欢那些虚头巴脑的。

    所以他其实和大部分读书人朝臣聊不到一起去,更喜欢和赛哈智、刘明风这种人在一起,大家有事说事,谁也没有试探之类的勾心斗角。

    这应该也是刘明风愿意坚定的留在南镇抚司的原因之一。

    郑亨笑道:“没事,就是告诉黄指挥一声,神机营那边火器配备基本上已经妥当,如今也在练兵,三段射也已经熟练掌握,不过有些战事问题,我还是想和黄指挥商量一下。”

    能够提出并推行三段射的人,应该是对火器使用有心得。

    郑亨这一次回京,是找朱高炽述职,顺便找黄昏探讨一下神机营今后的战术方面的问题,他虽然是神机营最高领导,但郑亨知道,神机营一直有黄昏的影子。

    真以为他的中军指挥是混着耍的?

    当然不是。

    如果不是因为黄昏地位和身份不够,他就应该是神机营指挥使,再差也是个指挥同知。

    既然是讨论军机大事,黄昏认真了起来。

    一番讨论,直到晌午时分,郑亨才告辞离去,他前脚刚走,后脚就来了个内侍,说太子殿下邀请黄指挥晚上至东宫用膳。

    黄昏愣了好一阵。

    朱高炽这是要做什么?

    他竟然敢在东宫宴请自己,不怕陛下猜疑他么,你这是可在拉拢天子宠臣,转念一想,朱高炽不会如此愚蠢。

    应该是有正事。

    随口问那个内侍,或是得过朱高炽的叮嘱,那内侍很爽快的说了,说殿下宴请的人极多,有来京述职的沐晟,有刚从地方返回京畿的丘福,还有朱高煦和朱高燧,也有六部尚书。

    黄昏懂了。

    有个屁的正事,不过是一场庆功宴的前奏。

    于是大手一挥,对那内侍说:“烦劳公公转告太子殿下,我今日忙碌,身体染恙,怕传染给诸位臣工,这宴我就不去了。”

    那内侍欲言又止。

    黄昏明了,估计朱高炽也想借这个机会拉拢自己。

    不给他机会。

    现在他是太子,自己暂时不宜和他走得太近,先让他去吸引朱高煦和朱高燧两兄弟的火力,等自己发展到一定时候了,再去坚定的支持他。

    也不为难那个内侍,笑说,“公公回去了只管告诉殿下,就说陛下在顺天说了,只要他好好的治理好国政,国好才能家好。”

    内侍立即回去回命。

    不出黄昏意料,那确实是一场庆功宴,但黄昏怎么也没想到,宴席之后,朱高炽竟然出现在了黄府,亲自来拜见他了!

    第537章 拜师三杨

    悄悄来的。

    和太子朱高炽一起来的,还有一个读书人。

    太子洗马,杨溥。

    黄昏不敢怠慢,虽然朱高炽只登基一年,但就从太子到登基那一年朱高炽做过的那些事情,黄昏尊重朱高炽更大于朱瞻基。

    有一说一,朱高炽对黄昏的宏图大志确实没有朱瞻基重要。

    但这样的君王值得尊重。

    将朱高炽和杨溥请到书房落座,真准备出门去通知许吟看看周围有没有什么尾巴,却见朱高炽笑说:“黄指挥不用担心,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

    自称是我。

    在官场之上,有时候这个自称很容易看出苗头。

    如果是要拿捏官场气度,作为太子那就应该自称“本宫”——关于本宫这个称呼,并非是后宫妃嫔独有,太子居东宫,也可自称本宫。

    自称是我,说明朱高炽来是有事和黄昏相商。

    自称本宫,那就该是来命令的。

    黄昏暗暗点头,感情朱高炽私下里也养了人,要不然哪来的自信清除掉朱高煦和朱高燧安以及锦衣卫插在黄府周围的暗桩、眼线。

    这事容易被发现,得迅速聊完正事请太子回宫。

    于是落座。

    适时穆罕穆拉奉茶上来,绯春因为要全力照顾徐妙锦,主院这边的丫鬟事务,基本上交给了完全掌握了大明官话的穆罕穆拉。

    而卡西丽如今也可以和乌尔莎、娑秋娜一样,自由出入西院和主院。

    也从侧面表达出这两个家姬的身份提升。

    朱高炽无心喝茶。

    轻声道:“黄指挥,你回来有半年了,日子可还逍遥,是真没想到,你竟然还会说一些蜀中那边的方言,印象中黄指挥没去过蜀中吧?”

    黄昏面有尴尬,也有警惕。

    刚才他从吴与弼那边回来,嘴里哼着那首《老子今天不上班》,恰好被在主院等他的朱高炽听见黄昏哼着那句“老子天天不上班,巴适得板”。

    标准的蜀中话。

    咳嗽一声,“工坊之中有一些蜀中过来的匠人,平日里和他们沟通交流,无意中学会了一些方言,至于上班一事,神机营又郑亨侯爷,我这个中军指挥确实可以偷懒,殿下可莫要因为此事在陛下那里弹劾微臣啊。”

    朱高炽也没多想。

    实际上蜀中方言确实很有味儿,说起来特别有感觉,至于弹劾黄昏偷懒之事,他想都没想过,貌似黄昏入仕之后,一直就是这德行。

    什么为民请命忠于职守鞠躬尽瘁……想都别想。

    压低声音,轻声道:“我知道黄指挥这几年为我做的那些事,很是感激,可有些事我也不敢表达出来,而有些感谢说出来也很寡淡,落了俗套,所以感谢的话就不说了,待得他日,我朱高炽一家若是还能在京畿之中活着,黄指挥必将和杨溥杨先生一样,成为我大明肱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