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王冠在线阅读 - 第681章

第681章

    你们那点俸禄才多少钱,能轻易拿出几万两来?

    尽管朱棣心知肚明。

    当尚书的,那是属于国家顶层建筑中的顶层十几个人之一,几万两还不是毛毛雨,但心里明白一回事,你说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于是两人都没开腔。

    黄昏懂了,笑着说入伙这事属于商业机密,等下我和两位尚书分别私谈。

    朱棣没吱声。

    郭资和黄福看朱棣的神色,知道陛下没意见,于是长出了口气,同时又暗暗感激黄昏,救他们俩于水深火热之中,慌不迭应好。

    有了这个小插曲,接下来在规划图上,黄昏挥斥方遒,用手指点着这里这里那里那里,一连圈了十多块地皮下来,郭资和黄福也没吱声。

    有钱赚,又不违背自己公事原则,傻子才反对。

    既然要了地皮,自然是商讨黄昏应该给行部拿多少钱来买这个地皮了,趁着陛下也在,郭资索性就直接开价。

    这玩意儿以前没有过,顺天作为行在,地皮也贵,肯定要高于城外的良田,郭资毕竟是行部尚书,还是想着国家利益的,于是开出的价格略有偏高。

    黄昏哪里知道行情,就算知道了也没多少意见,赚的回来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嘛,免得别人说闲话,说行部这边贱卖地皮。

    但是支付是个问题。

    对郭资道:“郭尚书,这事吧,还有个不情之请,您也知道,这十几块地皮买下来,如果全部立即支付的话,我的时代商行就成了空壳,就没办法修建坊子了,所以能否按个折衷的办法,这个钱我先付一部分订金,之后一年一付,在十年之内付清。”

    黄福笑了,这不就是黄昏当初从应天府衙手中买府邸的那个套路么。

    别说,现在这个支付方式渐渐流行起来。

    在时代商行买高端产品的时候,寻常百姓都可以这样操作,前提是拿贵重物品作抵押,逾期不付的话,时代商行会在官府帮助下将抵押收回去抵款项。

    郭资看向朱棣。

    朱棣颔首,“可行。”

    反正这十块地皮卖出去,国库是赚了一笔,咦,话说这个模式可以全国推广啊,汇聚起来,这就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国库收入啊!

    有搞头!

    不急,想看看黄昏做出来的效果如何,然后再全国推广。

    第523章 全民发财

    郭资笑道:“怎么着,黄指挥现在随我们去行部把相关契约签订了?”

    黄昏沉吟着说:“不急不急,我还有个疑问想问陛下。”

    朱棣挑眉,“说。”

    黄昏也不打哈哈,直接说出心中的担忧,“有句话陛下听了别不高兴,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大明是陛下的大明,微臣可以买下地皮修坊子,可就怕以后出点什么事,这地皮可就不一定是微臣的了。”

    这话其实说的很妙。

    粗看之下,一朝天子一朝臣,和黄昏说的没有关系,实际上是待之一代天子一代国策,也就是隐晦的提醒朱棣,陛下您百年之后这个地皮怎么着。

    黄昏不担心卖出去的,他担心是万一这个事没操作好,大块地皮砸在手上了怎么办。

    当然,这是顺天。

    是未来的北京。

    无论怎么看,这些地皮在自己手上都会越来越值钱。

    就怕朱高炽或者朱瞻基登基之后收回去。

    所以需要朱棣白纸黑字的承诺。

    最好是盖上玉玺大印。

    朱棣一想是这个道理,问道:“那如此罢,在你和行部签下契约之后,朕为你章印其上,只要天下一朝是大明的,这些地皮都是你的。”

    其实也是百姓的。

    城里面的地皮是百姓的无所谓,对于君王而言,良田的归属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朱棣丝毫不在意黄昏把这些地皮留给后人。

    福荫后人,这是黄昏子孙应该享受到前人之树。

    黄昏闻言大喜,谢恩。

    朱棣盯着黄昏,想了想,道:“这事你得给朕办漂亮了,至于你说的那个事情,等你和行部签好契约之后,朕空闲了再来召你询问,诸位且退下罢。”

    众人急忙告退。

    出了燕王府,郭资和黄福对视一眼,笑问黄昏,“黄指挥,这便去行部?”

    黄昏摇头,“不急,这个事我虽然要亲自操作,不过项目太大,我一个人力有未逮,所以我需要找得力帮手,沈熙礼太忙,我还得重新找人,大概三五日后,我会来行部拜访两位尚书。”

    顿了一下,笑眯眯的看着另外那位侍郎,道:“两位尚书回到行部后,也和周侍郎说一下具体情况罢,下官也欢迎周侍郎来分一杯羹。”

    那位侍郎知道黄昏要买地皮,但入伙的事情却没听到,闻言有些茫然。

    黄福拉了拉他,示意天大的好事。

    这位周侍郎懂起了,大喜,立即回礼,“如此,谢了。”

    黄昏笑着,“那就此别过?”

    郭资忽然说,黄指挥那边的事情忙过了,到行部来,如果是契约方面的事情,可以直接找周侍郎,如果是入资的事情,我等随时恭候大驾。

    郭资不愧是行部尚书。

    这种事情,黄观虽然是行部右侍郎,但他是黄昏叔父,需要避嫌,免得以后有人抓住这个问题作文章,仕途之上,这些细节很可能会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