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王冠在线阅读 - 第479章

第479章

    这种涉及藩属国的大事,朱棣还不是很信任朱高燧能办好。

    是以曾经出使安南的杨渤暂时无恙,但他迟早完蛋,死大概是死定了,毕竟欺君,全家被流放也大有可能,不止如此,当时和杨渤一起出使的人,都会被追责。

    忽见一内侍匆匆跑进来,对狗儿低语两句。

    狗儿挥手示意内侍退下。

    上前两步,“陛下,和黄昏、徐辉祖两位一起出使安南的许吟、于彦良求见。”

    朱棣眼睛一瞪,“啥?”

    使团回来了?

    有点不解,使团回来是回应天,怎么这两个人反而跑到顺天来了,这有点不同寻常,遮莫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道:“宣。”

    片刻之后,被缴了刀剑的于彦良和许吟走入书房,行礼。

    朱棣没免礼,问道:“你们有何事。”

    许吟低头道:“回陛下的话,我等和黄指挥等人一起出使安南,以大明雄威为盾,力压安南之嚣张气焰,达成皇命而归来。”

    朱棣没好气的道:“说人话。”

    别整这些没用的。

    许吟立即道:“使团返回广西境内后,黄指挥写了一封章折,让我二人脱离使团,前来顺天,请陛下亲阅黄指挥的章折。”

    朱棣无语,“他是遇到过不去的坎,有求于朕罢?”

    许吟不敢多说。

    双手捧起章折,递向狗儿。

    狗儿拿起章折拆开,检查一番,确定没有什么危险,这才毕恭毕敬的递给朱棣,旋即退到一边,默默伺候。

    朱棣看着章折,脸上笑意浮起。

    黄昏在章折中说,抵达安南之后,诸事正常,使团一路直往王都清化,在蓝山乡遇到暴雨损毁道路,于是使团暂时入住当地乡绅——

    看到这里,朱棣的脸色渐渐凝重。

    黄昏又在章折中说,从当地黎族一杰出后辈口中得知安南胡汉苍父子篡国之真相,并听其隐约提及,说有陈朝后人逃窜至澜沧王国,微臣私以为这位陈朝后人必会从澜沧王国转道大明求见陛下,是以微臣斗胆揣摩圣意,又分析邦国局势,大明作为宗主国,理应为陈朝主张公道,是以和使团众人商议,就此事以圣意而作国书一封,以震慑胡汉苍父子,迎陈朝后人回国登基——

    看到这里,朱棣眼睛都直了。

    他简直有点不敢相信。

    这货做了什么事?

    妄自揣摩圣意,猜到自己见到陈天平和裴伯之后会选择如何针对安南的策略,也便罢了,毕竟揣摩圣意这事,从古至今满朝文武都在干,天子睁一眼闭一眼就过去了。

    只要天子不追究,就算不得什么杀头的事。

    但他竟然伪造国书!

    作死无极限啊。

    难怪黄昏返回大明后,就立即让于彦良和许吟来顺天求见自己,感情他自己也清楚,伪造国书的事情瞒不过去,一旦安南那边回了国书,这事就要公之于众。

    到时候他必死无疑。

    不仅他要死,徐辉祖、黄观、高贤宁都得死,使团其他人少不了也是个流放的罪名,别说京畿的人救不了他,就是自己这个天子,也救不了他。

    倒是聪慧,知道提前告知自己,请求自己救他。

    继续看下去。

    看完章折,发现有附件,仔细一看,竟是伪造国书的内容,一遍读下来,忍不住拍案而起,“好一个先礼后兵,好一句勿谓言之不预也!”

    这话说到朱棣心里去了。

    端的是霸气,一句话,彰显了大明万邦来朝的宗主国气度,一句话,让大明永乐大帝的威慑四海的豪情然纸上。

    就冲这一句话,朱棣就觉得应该救这货。

    除去伪造国书这事的目无法纪,朱棣不得不承认,黄昏完美的解决了再次出使的问题,而且也让处置安南篡国的事情变得简单了许多。

    是一着秒招。

    可惜——他这个手段着实太极端,如行走悬崖,国家虽然因此受益,但他个人若是一着不慎,则会为此而亡。

    端的是一个赤忱臣心,国家大义,国在家前。

    朱棣圣心大悦。

    第363章 步步惊心

    狗儿太监心头一颤,松了口气,看陛下这情绪,黄指挥应该是做了什么事情,让陛下龙颜大悦了,很有点高兴。

    毕竟宫外之人,狗儿对黄昏感情最好。

    于彦良和许吟低着头对视一眼,暗暗叹服。

    在来顺天时,黄昏说过,朱棣看到章折时,估计会勃然大怒,但看完章折后的附件,会转怒为喜,你二人就准备领赏罢。

    当时两人不信。

    总觉得是风潇兮兮易水寒。

    陛下一看,哟,你们伪造国书啊,这么重的罪,先砍两颗人头,让朕泄愤一番,然后再来慢慢砍你黄昏和徐辉祖等人的脑袋。

    没想到真被黄昏算准了。

    那句“勿谓言之不预也”,对大明天子就这么有杀伤力?

    朱棣自知失态。

    重新坐下,沉吟着说道:“章折中说使团遭遇安南叛兵,但并没有说详情,你二人可知当时情形,我大明使团损伤若何?”

    当日没参战,但目睹了全部过程的许吟二人立即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朱棣听得热血沸腾。

    忍不住赞道:“有辉祖在,他日亲征漠北,朕也能宽心闲暇不少了,你二人没去参战是正确的,保护使团众人,责任和功劳并不输给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