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王冠在线阅读 - 第73章

第73章

    必须好好解释。

    要不然白瞎了姚广孝的一番指点。

    道:“不知道草民有没有预判正确?陛下也许不信,但这确实是草民预判的推论,其实很简单,先从国家边疆时势来看,陛下回北平是最佳选择,可以快速有效的调控雄师,便于天威纵横沙场,威慑蒙古南侵,且能让陛下远离南方的政治势力,便于掌控全国,也能杜绝昨夜之事。而从人类行为学来看,陛下乃是沙场不世之帅才,又久居北方,自然想回到故地,这是人之常情;从数学的概率论上推算,这种概率在七成以上。”

    真亦假时假亦真。

    反正就是结合历史资料忽悠朱老板。

    朱棣眼睛一亮,不得不承认,黄昏说的句句在理——就是还不太明白什么心理学、人类行为学,但不重要了。

    这件事证明了一点:黄昏不能预知。

    但他有着超越常人的政治目光,对局势和时事的判断入木三分,差那么一丢丢就赶上我老朱了。

    是个人才。

    还好自己当初容忍了他一下,没一把火烧了。

    我就说嘛,老子作为天子都不能预知,你黄昏个渣渣也敢预知。

    活腻歪了么。

    感情之前一直在忽悠老子。

    目的么……

    朱棣不用想都知道,黄昏这货就是想当官发财,他是依靠这种忽悠来让自己注意到他,从而简在帝心走上人生巅峰。

    朱棣对这种忽悠不反感。

    姚广孝就是这样忽悠朱棣造反的。

    结果呢……

    这事还真成了。

    朱棣不怒反喜,笑道:“没有的事,朕初登大宝,万事待兴,且大明威慑四海,蒙古余孽岂敢南侵,此事休要再提。”

    还不到迁都的时候。

    黄昏附和着说是啊是啊,徐徐图之。

    又贼眉鼠眼的说了句陛下圣明,到时候木已成舟,也就没什么人能反对了。

    朱棣眼睛又一亮。

    哈哈大笑,声震殿宇。

    你小子真是个蛔虫,竟能说出这等好建议。

    没错。

    我就慢慢提升北平的地位,徐徐图之,等北平那边一切准备就绪,再说迁都一事,我看朝中还有谁敢反对!

    嗯,先将北平立为行在罢……

    这个事情当然不能朱棣自己去朝会上说,得找个臣工来配合。

    朱棣的目光落在黄昏身上。

    就你了。

    利用你小子穿越者的身份来说迁都,再合适不过!

    自己先和臣工分析版图、友邦局势,弘扬天子守国门的言论,再让黄昏说什么龙归故地大明大兴,甚至可以用昨夜大火为借口。

    这种言论还是很有用途的。

    朱棣当初在北平装疯卖傻之时,用过这种策略。

    读书人是不好忽悠。

    但老百姓信这一套。

    不过黄昏说这些话还是有点人微言轻,要不给他个功名?

    像老爹对刘莫邪那样。

    于是大笑着道:“罢了,朕就不追究你欺君之事,但仅是暂时而已,若你有违法犯纪之事,朕定然不轻饶。今日之事莫要外泄,休要告诉他人。”

    黄昏可预知的说辞还能派上大用。

    钓鱼。

    建文余孽总会按捺不住的。

    第58章 大明十大杰出青年

    黄昏默默擦了一把冷汗。

    过关!

    今日之后,朱棣大概不会再对自己有什么怀疑猜忌,走上人生巅峰出任ceo迎娶白富美已是指日可待!

    朱棣心情大好。

    目光微微瞥见妻子,心中一惊。

    我妹还在吃苦呢。

    收敛笑意,问黄昏,“应天府衙和锦衣卫已经倾巢而出,可直到此刻还没有宝庆的消息,你觉得应该如何找回宝庆?”

    黄昏头疼,双手一摊,“草民真不知道。”

    我已经尽力。

    能否找回宝庆,尽人事听天命。

    因为上元大火这件事根本没在历史上出现过,很有可能是自己穿越形成的蝴蝶效应。

    而且这个回答很符合自己削弱穿越者身份的初衷。

    朱棣黯然。

    良久,叹了口气,罕见的露出一丝疲态,说出一句作为一个普通兄长的内心独白,“朕这时候倒真的希望你是个无所不知的神棍啊!”

    黄昏有些动容。

    眼前的朱棣不再是青史墨卷上那个杀伐果断铁血冷漠的永乐大帝,而仅仅是一个兄长、一个丈夫,真实而鲜活,

    永乐大帝朱棣,最被人诟病的诛方孝孺十族。

    然而大明官方史书《明实录》中没有提及这件事,甚至连一贯坚持抹黑明朝君王的清朝,修的《明史》中也没有提及这件事。

    如果朱棣真的诛了方孝孺十族,清朝那些皇帝……尤其是十全大补丸老人还不喜出望外?

    把朱棣往死里黑!

    然而并没有。

    各种野史中关于这件事倒是层出不穷。

    正儿八经官方资料里记载了一句的是《明嘉宗实录》卷二十二:己亥,诏恤先臣方孝孺遗胤。孝孺在建文朝,以侍读学士直文渊阁。当靖难师入,以草诏不从,致夷十族。其幼子德宗,幸宁海,谪尉魏泽匿之,密托诸生余学夔负入松江岛屿,以织网自给。华亭俞允妻以养女,因冐余姓,遂延一线。至是其十世孙方忠奕以贡来京,伏阙上书得旨。方孝孺忠节持著,既有遗胤,准与练子宁一体恤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