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汉道天下在线阅读 - 第1425章

第1425章

    定都的事,应该提上日程了。

    ——

    《牵星定位术》被推荐为建安八年出版的新书冠军,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不仅很多人跑进书肆,准备买一部来看看这是什么大作,行在的官员们也明显感觉到了风气的变化。

    一部薄薄的小册子,而且是讲具体方术的,居然能战胜《五经章句后定》,成为冠军,这本身就代表一种改变。

    尤其是当人们得知荀彧在其中的作用时,感觉更加强烈。

    虽然没有明说,但明眼人都清楚,天子对荀彧期待甚高。不出意外的话,荀彧将来肯定会出任司徒,主掌国政。他的态度很可能就是大汉未来十几年的发展方向。

    他力挺实学,很难让人忽略。

    也有人因此不忿,尤其是那些为经学受到忽视而不平的人。他们翻起了旧账,说荀彧的祖父荀淑当年就不是一个正统的儒生,章句之学粗疏。再往上推,荀氏祖先荀子也是个儒门异端,不是真正的儒生。

    总而言之,颍川荀氏的儒学是不正统的,天生就有趋炎附势的习气。

    类似的话一说,就不可避免的引申了。

    当年荀子的学说在李斯、韩非手中发展成了法家学术,荀彧当政,会不会将大汉引向暴秦的覆辙?

    天子施政,手段强硬,本来就有重法的非议。如果再让荀彧这个外儒内法的儒门异端做了司徒,那汉法可就真成了秦法。

    谣言如风,很快就传到了相关人等的耳中。

    荀彧自然也听到了。

    但他没当回事。

    从印坊聚会回来之后,他就埋头研读西域的有关典籍,尤其是与罗马有关的。他从兰台借来了不少书,有时候干脆就在兰台读,连饭都省了。

    赖荀彧之助,王粲总算完成了既定任务,也对荀彧非常感激,对荀彧到兰台读书表示热烈欢迎,特地为他准备了一张书桌。

    王粲有过目不忘之能,也成了荀彧查找资料最好的助手。

    荀彧读书累了,王粲就会适时的出现,带着酒和零食,与荀彧攀谈几句,交流一下感想。他们对罗马的态度很一致,在原则上都支持天子征讨。

    理由也很简单:罗马让人与野兽搏斗取乐,是个标准的蛮夷,亟须教化。

    如果罗马只是一个小国或者部落,那便也罢了。大汉周边的蛮夷也不少,不差罗马一个。可是罗马是一个户口、疆域都与大汉接近的大国,居然还有那么野蛮的制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肯定不少。

    作为唯一能与罗马抗衡的大国,作为推崇仁义的圣人之后,他们有义务去击败罗马,解民于倒悬,实现真正的大一统,德泽天下。

    当然,万里征伐,难度很大,要好好运筹才行。如果像孝武皇帝一样,搞得天下户口减半,民怨沸腾,那就不合适了。

    如何才能既实现儒门的志向,又不重蹈孝武皇帝的覆辙,就成了儒门当前最重要的使命,应该得到每一个士人的支持。

    大力发展实学,成了不多的选择之一。

    这种思路,也是符合荀子思想的。

    荀子在《劝学》一篇中曾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物的理解和利用,正是人有别于禽兽的特点。黄帝不造车,人岂能行遍天下?神农不辨麻谷,人如何能温饱?伏羲不钻木取火,人如何能熟食?

    圣人一直在发明,后人却只知道寻章摘句,拾圣人唾余,而不是效仿圣人行迹,怎么能算得上圣人门徒呢?

    所以,荀子不仅不是儒门的异端,反而是直踪三皇五帝的大儒。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事出反常

    建安八年,除夕。

    “吁——”杨修勒紧了缰绳,胯下的西凉大马稳稳的停住脚步,惬意的甩着尾巴。如果不是身上的尘土,很难看出刚刚经历了一场长途跋涉。

    杨修甩镫下马,将缰绳扔给赶上来的卫士,整理了一下衣服。

    “司徒在么?”

    “在的,在的。”卫士连声说道。

    “都有谁到了?”

    “大司农刘子初,赵相杨季才,常山太守杜伯侯……”

    “河南尹荀文若呢?”

    卫士笑了。“他早就到了,不过最近没怎么过来,听说在兰台读书呢。”

    杨修一转头。“在兰台读书?他想做什么,大儒?”

    “这我可不知道。”卫士笑得更加开心。他是汉阳人,本来就以杨修为骄傲,主动要求来为司徒府当值。今天能与杨修说这么多话,他兴奋得有些眩晕。

    杨修没有再问,只是拍拍卫士的肩膀,大步流星的进了门。

    刚进中庭,杨修就看到杨彪与刘巴并肩站在鱼池旁,有说有笑。听到杨修的脚步声,他们回头看了一眼,刘巴随即将手里的一大把鱼食全扔进水中,拍拍手,转身握住杨修的手臂,哈哈大笑。

    “德祖,你可算回来了。你再不回来,司徒都快想出病了。”

    “子初,你这是干什么。”杨彪跺足道。“这么多鱼食扔进去,岂不是要胀死了?”

    “死死死,今天可是除夕,能不能说点吉利的?”袁夫人从后院快步走出来,正好听到杨彪的抱怨,忍不住批评了两句。

    杨彪语塞,无奈地甩了甩袖子。

    袁夫人赶到杨修面前,刘巴识趣的松开了杨修,让到一旁。袁夫人上下打量着杨修,心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