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汉道天下在线阅读 - 第1357章

第1357章

    但曲面反射镜的制作难度也很大,周群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他对色差有研究?”

    “他一直在研究色差问题,甚至觉得杨修所说的星变可能就是色差导致,而并非实际情况。”

    刘协一惊。“可有文章发表?”

    对杨修的心得,他一直有疑问,却没有合适的望远镜去验证。如今又听说周群也在质疑这个问题,立刻上了心。

    他倒不怕杨修犯错——科学就是不断的质疑,纠正错误——而是想知道周群突然有什么样的发现。

    太史令道:“尚未有文章发表。周群一心扑在图纸设计上,几乎没时间写文章。”

    尚方令撇了撇嘴。“没写就没写,与图纸设计何干?蔡令史比他忙,不是一样有文章面世?”

    眼看着太史令又要卷袖子,刘协连忙拦住了他们。“不管周群想用什么新设备,将来都要尚方监帮忙制作的。你最好还是客气些。”

    太史令一怔,随即有些讪讪。“陛下说得是,是臣放肆了。”

    尚方监得意地哼了一声。

    更清晰的镜片研制成功只是第一步,太史署想要制作能够用于天文观测的望远镜,还要尚方监制作更大更好的望远镜,以后求尚方监帮忙的时候多着呢。

    在这一点上,尚方监底气十足,拿捏得死死的。

    应该说入职以来,他从来没这么硬气过。有天子的大力支持,他们这些一向为人轻视的工匠终于扬眉吐气了。

    刘协安抚了太史令几句,让他去传周群来,以便确定周群的研究进展。同时他安抚太史令,不管周群自己怎么想,赏功时一定会考虑周群的贡献,不会让他白干的。

    太史令满意地去了。

    刘协随即吩咐尚方令,一方面要整理好相关的资料,一方面要加抓紧时间试制几架望远镜用于测试。镜片材料研制成功只是第一步,不同的镜片组合也非常关键,只有拿到合格的望远镜才算真正的成功,现在争功为时过早。

    尚方监也高高兴兴的走了。

    刘协把玩着镜片,想了一会,又叫来袁衡,补充了几条意见,让她送到尚方监去。

    其一,要加强保密意识,相关结果不必急于发表。尤其是涉及到军用的望远镜,相关细节不能外泄。

    其二,准备召开一次材料的成果发布会,寻找潜在的合作商位,将成果变现。

    为了研制更透明的琉璃,他已经花了近百金,急需回血,以便维持进一步的开发。军用望远镜的需求数量有限,肯定是不能回本的,只有民用化才能实现赢利。

    现在的材料性能已经可以制作老花镜,用来制作取火用的透镜更不成问题,完全可以推向民用市场。

    尚方监的匠师数量有限,民用化的工作只能交给民间作坊去做。

    其三,与太医署联合,研制显微镜。

    袁衡刚走一会儿,周群便匆匆赶来了,腑下夹着一卷图纸,袖口全是墨迹。一见面,匆匆地行了礼,就将图纸摊在刘协面前。

    “陛下,这是臣的成果。”

    刘协看了一眼,不出意料,果然是反射镜。

    他没说破,还是很耐心的听周群解释了他的构思。对他来说,真正的智慧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思维方法,最后的结果反倒不重要。

    只要思路对了,经过不断的迭代,成品总会越来越好。

    如果不关注过程,只关注结果,不如他直接将那些知识塞给他们了。

    可是那又如何呢?他们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给了什么,百年之后还是什么,不会有太多的进步。

    见刘协听得认真,周群更是说得兴奋,嘴角堆了一堆白沫。

    等周群说完,刘协鼓励了两句,让他想办法尽快完成产品的试制。理论毕竟只是理论,只在制成实物,才知道理论可不可行。

    周群有些恼火。“臣正要请陛下做主,尚方监不肯配合。”

    “是太忙了,还是理解不了你的设计,不愿浪费时间和精力?”

    “兼而有之吧。”

    “那你看这样行不行?”刘协为周群出起了主意。“你先发表文章,供同道讨论,从理论上验证可不可行。然后再找其他的琉璃作坊,看他们有没有兴趣参与研制。朕可以提供一些钱,如果成了,将来还可以让他们署上太史专用的名号。”

    周群将信将疑。“这样……能行吗?”

    刘协笑笑。“不试试怎么知道?”

    见刘协坚持,却只字不提给尚方监下诏,周群有些无奈的点了点头。

    “那臣去试试。”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千里之眼

    周群多少有些郁闷。

    他对自己的新设计非常有信心,觉得一定能超过透射式的望远镜。只要通得到天子的支持,下诏尚方监试制,很快就可以成功。

    但他没想到天子根本看不出其中妙处,不仅没下诏尚方监,还让他与南阳的作坊合作,争取他们的支持。

    这和敷衍没什么区别。

    他原本对天子很钦佩,现在却觉得天子也没那么英明了。

    怏怏出了门,来到前庭,被等候在此的秦宓叫住。

    秦宓被拜为尚书,今日当值,见周群来见驾,便在前庭等着,想和他聊两句近况。说起来,周群入朝还是他极力邀请的,如今周群在太史署风生水起,他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