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汉道天下在线阅读 - 第1289章

第1289章

    “七月份的事?”刘协仔细想了想,他应该没收到相关的报告,连听都没听过。

    “七月份出兵,九月份中伏,十月初被救出来,伤亡是十月底才统计出来的。”

    刘协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时间拖得这么长,想必输得很难看,而且输得很不甘心。

    算算时间,七月份应该是孙策率领的江东水师离开渤海之后不久。海贼们之前被水师压制,不敢轻举妄动。水师一走,他们就在渤海占了大便宜,张昭得有多废?

    不过张昭虽然废,荀谌、钟繇可都是狠人,怎么会这么狼狈?

    刘协上了堂,与杨彪一起入座,多问了几句。

    杨彪也有些无语。

    在他看来,张昭本不该这么狼狈。如果击退了海贼,见好就收,未尝不是一件功劳。偏偏张昭想一网打尽,永劫后患,强令郡兵追击,结果中了海盗的伏击,一败涂地。

    太可惜了。

    说到底,还是书生意气,不知战场凶险。

    以前都是他们出主意,由别人冲锋陷阵,觉得胜利来得很容易。现在由他们自己上阵,才知道战场是会死人的,不是出出主意就行。

    杨彪略微解释了几句,没有深入说。

    陈群也没细说,具体细节都是他自己分析的。在刘协面前,他想给张昭留点面子。

    张昭在渤海行德政,不是张昭一个人的得失荣辱。

    刘协听了,没有再问。

    既然决定了让张昭去试,就让他试到底,直到他碰得头破血流为止。

    “见到广汉上计吏秦宓了?”

    杨彪诧异地看了刘协一眼。“陛下是为他而来?”

    “嗯。”

    杨彪抚着胡须笑了。“我还以为陛下是因为刘表。”

    “刘表?”刘协一时没反应过来。“他……又怎么了?”

    见此情景,杨彪有些后悔。看刘协这副表情,王粲可能并没有提及刘表的事。但话已至此,他也不能说一半留一半。

    “刘表是气死的。”

    “谁气的?”刘协有些担心。

    刘表死了,他当然高兴,但刘表如果是被气死的,他不想担此罪名。

    完全没必要啊,我又没气他。

    杨彪咂了咂嘴。“还不是因为南阳郡学的那幅画像。当初王畅为励风俗,衣食俭朴,有如仆隶。刘表觉得他太过,有违中庸之道,劝他从俗。王畅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一如既往。仔细说起来,在这件事上,他们师生的看法并不一致,现在来看,也是王畅更高一筹。宋忠为王畅扬名,并无不可,但刘表厕身其中,就有些不伦不类了。”

    刘协仔细想了想,也品过味来了。

    好像是这么回事,宋忠这个马屁拍到马腿上了。

    可是刘表因此气死,好像也没这必要吧?

    “就因为这?”

    杨彪幽幽叹了一口气。“陛下心胸开阔,也许觉得没什么。刘表一生好名,却容易想得太多。想得差了,一时气不顺,也是有可能的。”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合作共赢

    得知刘表之死与自己无关,刘协也惋惜了几句。

    死者为大。不要钱的漂亮话,说几句也无妨。

    本想拍马屁,没想到却气死了刘表,宋忠此刻的心情一定很不好。

    真是自作自受。

    刘协在心里幸灾乐祸了几句,随即将话题扯回秦宓身上。

    秦宓的矫情虽然不讨喜,但他提到的问题却值得重视。

    这也是他来司徒府的目的所在。

    杨彪有类似的看法,但他比刘协从容得多。

    交通不顺的山区不服教化是正常情况,但凡事都有过程,只要不想着一步到位,不急于求成,还是有解决之道的。

    最简单的例子就在眼前。

    曾几何时,南阳就是楚国故地,不服中原教化,以楚子自居。孔子周游历国,至叶而返。可是现在,南阳不仅是繁华之地,还是光武皇帝的故乡,谁敢说南阳是蛮夷之地?

    慢慢来,不着急。只要自己发展好了,蛮夷自然会受到影响。

    益州的那些羌氐夷叟迟早会和秦楚一样融入华夏文明,而且会比想象的快。

    见杨彪这么有信心,刘协反倒有些意外。

    “杨公的信心从何而来?”

    杨彪指了指案上的文书账册。“从这些数目而来。凡是推行度田的郡县,钱粮财赋的增长都非常喜人。就算其中有些浮夸,真实情况也超出最好的预期。这一点,关中已有先例,臣心里有数。以关东的条件,成就必然会比关中更高。”

    他抚着胡须,欣慰溢于言表。“一世之后,当四民皆士成为现实,人人皆能不励而自效,家家有积谷满仓,图书满箧,知礼而好义,何惧山高路远,蛮夷不至?蛮夷只是读书少,不是蠢。但凡有好日子过,谁想留在山里?”

    刘协哈哈大笑,非常满意。

    既是为杨彪的方案,更是为杨彪的心态。

    谁说年纪大的就一定顽固?杨彪就很开明嘛。

    ——

    刘协与杨彪聊了一阵就走了,连晚饭都没有一起吃。

    他回去陪皇后、贵人们一起吃晚饭,杨彪则简单的吃一顿工作餐,然后接着干活。

    年关将近,司徒很忙。

    走在路上,刘协就在想。就算他愿意放权,将民事交给司徒府,也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延用百年前的制度。随着疆域的扩大,事务的增多,司徒也忙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