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汉道天下在线阅读 - 第1099章

第1099章

    与此同时,两名骑士向大营急驰而去。

    张飞看得清楚,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最多一刻钟,附近的游骑就会集中起来。最多半个时辰,张郃的主力就能赶到。

    “快,快过桥。”张飞连声大喝,命令将士们加速过桥。

    只要在对面列下坚实的阵地,才能挡住张郃的反扑。

    将士们加快速度,几乎在浮桥上奔跑。

    浮桥剧烈的晃动起来,有几个士卒立足不稳,落入水中。

    见此情景,张飞虽然心急如焚,却无可奈何,只得让将士们保持速度,避免落水。身上披着铁甲,里面还有厚厚的战袍,就算水性再好,也很难靠自己的力量生还。

    当初黄猗对他说,半个时辰以内渡过三千人,绝非虚言,是综合了各方面的因素做出的判断,不是他想快一点就能做到的。

    看着对面不断冲击阵地的冀州游骑,张飞心急如焚。

    浮桥的确可以运三千人,但在对方的游骑袭扰下,这三千人必然会有损失,能不能完成立阵,甚至能不能守住浮桥,都是一个问题。

    要想完成既定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送百十骑过去,以骑破骑。

    张飞和黄猗商量,看看有没有办法让浮桥稳一点,好让他将亲卫营送过去。

    黄猗打量了张飞两眼。“仅仅是亲卫营吗?将军不过去?”

    张飞老脸一红。他的确是想亲自过去的,没想到被黄猗一眼看破。

    “不可以吗?”

    黄猗咂了咂嘴,摇摇头,抬手一指对岸。“我劝将军不要冒险。那些游骑进退颇有章法,应该是有备而来,我担心这是一个陷阱,特别针对将军的陷阱。”

    张飞一惊。“不至于吧?”

    “不得不防。”黄猗正色说道:“我听说,张郃为人谨慎。他既然奉命守此,不可能对附近的地理不加以了解。哪些地方能渡,他应该一清二楚。虽有刘使君和陈将军设疑兵,将军选择的地点也必在他的警惕之中。”

    第八百九十八章 尔虞我诈

    张飞想了想,接受了黄猗的建议。

    他被张郃击败过,知道张郃的狡猾,不想重蹈覆辙。

    再被张郃击败一次,他要被关羽笑一辈子。

    于是,张飞又问黄猗,该如何解决步兵面对骑兵冲击的窘迫?如果不想办法,送到河对岸的步卒守得太辛苦了。时间久了,伤亡必大。

    黄猗打量了一会儿战场,叫过几个技师商量了一下,建议张飞在过漳水的步卒背水列阵,让强弩手登上浮桥,为步卒提供远程辅助。

    弩的射程远,有步卒在前面挡着,弓弩手可以尽情射击。可是对骑兵来说,临河冲击,速度不可能加到极致,被弩命中的可能性大增。

    张飞觉得有理,随即照计施行。

    对面的步卒收缩阵营,背水列阵。近百强弩兵登上浮桥,对骑兵进行精准打击。

    随着弩机扳动,十几枝弩箭飞驰而去,七八名骑士中箭。虽然落马的只有一人,其他人只是受伤,却也被吓了一跳,不敢再轻率向前。

    骑兵的冲击变缓,步卒胆气复壮,缓缓向前挤压,为更多的步卒渡河提供空间。

    张飞非常满意,拍着黄猗的手臂,连声称谢。

    黄猗客气了几句,心里却有些遗憾。

    张飞的部下终究还是训练不够,步卒结阵而斗的战斗力有限,弓弩手命中率太差,落点的控制也不准,相互之间的配合同样不够紧密。如果是他的部下,这一阵射击绝不可能只有一个落马,还让他们救了回去。

    张飞练兵的水平还是不够精细,有待提高。

    归根到底,还是普通士卒的积极性不够,被动的听指挥,没有主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法。

    大将的部署再周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具体执行的时候还要靠前线的都伯、屯长们临机决定,才能将战斗力发挥到极致。

    这需要一批训练有素的中低级将领。

    别说张飞的部下,就算是禁军,现在也做不到这样的配置。讲武堂的学生数量远远不足,毕业之后最少也是曲军侯一级,能在都伯、屯长一级配备讲武堂毕业生的极少。

    将来讲武堂规模扩大,连伍长、什长都经过基本的训练,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能带着那样的精锐征战天下,何人能敌?

    黄猗有些心动。

    “长史,你看。”一个技师突然叫了一声,伸手指向河水。

    黄猗看了一眼,也觉得有些不对劲。再仔细一看,发现河水似乎浅了一些,连浮桥都下沉了不少。

    “怎么会……”黄猗愣了一下,抬头看向远处看去,突然大叫一声:“不好,张郃可能要突袭陈登。”

    张飞正看着对面渐渐占据上风的部下兴奋,突然听到黄猗的声音,大惑不解。他回头看向黄猗,茫然道:“长史何出此言?”

    黄猗脸色非常难看。“陈登选择的位置是一个砾石滩,水位比较浅,对不对?”

    张飞想了想,点点头,随即也变了脸色。

    战前他对附近的地形做过了解,知道哪里水深,哪里水浅。

    陈登选择的地点还是他推荐的。那里水面比较宽浅,水流比较缓,上游带出来的石块大量沉积,形成了一大片砾石滩。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地形,是陈登不甘于做疑兵,也想寻找机会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