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汉道天下在线阅读 - 第1031章

第1031章

    简单点说,就是后世所谓的工兵。

    工兵一直都有,便不够专业化。

    除了因循守例之外,技术提升有限,不足以单列一个兵种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这些任务谁都能做,谁做都差不多,自然没必要单独设置,其任务一般由辎重营承担。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技术提升速度加快,铺路架桥也需要更加专业的技术、工具和技能,也就需要更专业的人。

    设战车营,就是将这些专业人才和工具集中起来,以期提高效率,增强战斗力。

    至于楼船兵,那就更好理解了,就是水师。

    水师一直有,但不占重要地位,是因为在中原作战,水师的作用有限。如今战场扩展到大江以南,水师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有必要将水师列入北军编制。

    北军不是地方军,但会有征战四方的任务。设立楼船营,维持正常训练,有利于增强北军的水战能力,不至于全部依赖地方水师。

    诸将很兴奋。

    对他们来说,天子设立楼船营还有另外一重意义。

    改建后的北军不会一直驻守在京师,而是将和设立之初一样担任起征战四方的责任,是真正的主力。

    北军除了拱卫京师之外,原本就有这样的责任。只是太平日久,朝廷耽于安逸,北军成了权贵们安置亲近的所在,征战的作用日减,原本的主力渐渐就成了摆设。

    真正有志于沙场建功的人通常不会考虑北军,而是去边军。

    在边军面前,北军就是一群废物,就连京师政变都要借助边军的力量。先是阉党如此,后来朝臣也是如此,最后酿成了董卓乱政的大祸。

    对朝廷来说,这显然不是合理的选择。

    改建北军,也就意味着天子要一扫朝廷的文弱之气,要重振武备,将兵权控制在手中,避免边军坐大,腹地空虚这样的事重演。

    这件事是个大事,不是酒席间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

    刘协公布这个消息,也是希望所有人有个心理准备,献计献策,一起完成这个改革,然后带着新建的北军奔赴战场。

    虽然最终谁能入职八校还没确定,但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天子的雄心壮志,以及对他们的信任。

    这让他们很兴奋。

    尤其是刘备、太史慈这些刚从地方州郡赶来的将领。

    朝廷什么时候征询过他们这些武夫的意见?都是朝廷做决定,他们执行。

    看到此情此景,杨奉、杨定等人突然有了自豪感。

    一群土鳖,这有什么好稀奇的。当初陛下能取得华阴之战的胜利,就是因为和我们一起商量,群策群力,这才以弱胜强,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李傕,奠定了大汉中兴的基础。

    ——

    庆功宴结束,诸将告退。

    刘协留下了韩遂,重新布茶。

    马云禄亲自动手,为刘协、韩遂摆上茶具,煮上茶。

    韩遂受宠若惊,连称不敢。虽说马云禄是他的晚辈,如今身份却不同,就连马腾到此也不敢安坐如堵,接受马云禄的服侍。

    “韩公,这里没有外人,我和你说几句体己话。”刘协说道。“就让她侍候着吧。女骑刚建的时候,她和令爱也是像姊妹一样的。”

    韩遂连称不敢。

    把马云禄当女儿辈没问题,可马云禄现在是贵人,他总不能把天子也当子侄看。

    “北军改建的事,你怎么看?”

    刘协开门见山,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韩遂很纠结。

    安排天子的计划,改建后的北军至少有四万人。如果还由士孙瑞担任北军中侯,士孙瑞就控制了这次征讨冀州的三成兵力,与自己旗鼓相当。

    如果再考虑到幽燕都护荀攸麾下的两万精骑,这一战至少有三个实力接近的大将,他想争夺主攻的机会越来越少。

    但北军属天子禁军,天子扩充北军名正言顺,他这个抚军大将军根本没有反对的理由,除非他有不臣之心。

    就知道这么客气肯定有原因,这句话该怎么回?

    韩遂想了很久,才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将来要还都洛阳吗?”

    “怎么说?”

    “洛阳无险可守,民风又弱,的确需要更强大的北军才能守住八关,拱卫京师。若是定都长安,有地利可用,又有百姓可以随时征召,其实并不需要养这么多兵。毕竟,养兵也是要花钱的。”

    刘协笑笑。

    这老狐狸,变着法试探,就是不正面回答问题。

    既然如此,那我就单刀直入。

    “韩公应该听说了,此战之后,士孙瑞有了功劳,将来会接任太尉。”

    韩遂嘴里发苦。原本还有一线希望,听天子这么一说,这事就没什么挽回的余地了。

    “臣……的确听说了。”

    “那韩公以为,谁来接掌北军为好?”刘协笑眯眯地看着韩遂。

    韩遂一愣,随即心跳加速。

    他咽了一口唾沫,艰难地说道:“北军是禁军主力,拱卫京师,自然当由陛下信任的大将统领。”

    刘协点点头。“韩公有意吗?”

    第八百四十三章 人尽其材

    韩遂的额头沁出了一层汗珠。

    这个选择很难。

    能够掌握北军自然好。

    在可预期的时间内,天下太平,他这个抚军大将军将再无用武之地,要么解甲归田,要么入朝做个闲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