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玄幻小说 - 明月应照我在线阅读 - 明月应照我 第95节

明月应照我 第95节

    彭台看不下去了,用肘碰了碰他的袖子。

    边阳前面被谢慈盯着,旁侧被彭台盯着,委实觉得没有宣旨的气势,索性也不读了,直接将一折陛下的御笔呈上谢慈的手中,让他自己看。

    另还有一只沉甸甸的锦囊,一并奉在桌案上。

    谢慈一目十行,读完了密旨中所写,又拈起了锦囊,当着二人的面,从中倒出了一枚金印,厚实的砸在了桌面上。

    那可是真正令人侧目的东西。

    彭台直接看直了眼。

    谢慈将那枚金印在手里翻了两个,收进了袖子中,密旨引了火烧掉。

    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这回把边阳也看愣了。

    边阳:“烧……您这就烧了?”

    自古君臣之间都有一不成文的默契,密旨所宣多为见不得人的交代,聪明的臣子们便会留个心眼,将其收置于匣中好生存放,以免哪天皇上翻脸不认账,卸磨杀驴。

    当然,君君臣臣,帝王之威不可犯,若有朝一日,君要臣死,八百个心眼也没用,他们都寄希望于不要走到最后的地步。

    谢慈却烧的一点也不犹豫,着实不知该说他心宽还是赤城。

    密旨在火中蜷缩成灰烬,抖落在铜盆中。谢慈把手中所有的信件分门别类归好时间,用漆盘托着,递给边阳,说:“你来看看。”

    都是当年谭羿与原徽州知府之间来往的书信。

    边阳在燕京中只读过几分遮遮掩掩的奏报,并不知晓真相摆在面前,竟是如此奇冤。

    那可是谭羿一家老小的全部性命!

    谢慈道:“我记得,这桩案子,当初就是你们刑部竭力主张定罪的。”

    在刑部苦熬了多年还是一个小小员外郎的边阳忍不住脸烫,神仙打架,殃及小鬼,尽管他当时根本插不上话也插不上手,甚至连最关键的案宗文书都接触不到,但心中仍旧难掩愧意。

    谢慈敲打一通,无非是想看看此人是否得用。

    他从不轻易对人托付信任,可驸马栾深举荐的人可以算是例外。

    谢慈敲打完了边阳,再看向一直默不作声的彭台,对于这位看上去比较中庸的新知府,他只留了一句忠告:“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记着,保命最重要。”

    彭台琢磨着这句话,后知后觉惊出了一身冷汗。

    谢慈只在府衙里接了他们第一面之后,便没了踪影,仿佛是故意等在这里,接一道密旨,嘱咐几句话罢了。

    翌日清晨,两位大人本着请安的想法,找遍了整个府衙,都未找见人。

    打听了府衙中的下人,谁也不知道他人去了哪里,只说昨日黄昏时刻,他独自推着车出了门,便再也没回。

    他甚至随身一件行李也未带。

    钦差大人抵达府衙的消息很快传进了芙蕖的耳朵里。

    她挑了个合适的日子,把白合存请出门,带他去拜会边阳。

    正午的暖阳也驱不散深秋的寒意。

    芙蕖在门口的马车前,等到了白合存,才几日的功夫,他肉眼可见瘦脱了一圈。芙蕖隔着一段距离,对他道:“听说你见了姚氏?”

    姚氏的女儿落到了陈宝愈的手上,陈宝愈将那孩子毫发未伤的送还给了姚氏身边。

    白合存到此地,当然有理由见见自己的夫人孩子。

    听芙蕖这样问,白合存点头:“听说她要带着孩子回家了,我拟了一份休书,还她自由身。”

    芙蕖嘀咕:“还挺念旧情。”

    白合存却摇头:“不是旧情,倒也没真正的情分可言……是我,有求于她。”

    芙蕖问道:“你求她什么?”

    白合存闭着嘴不肯说。

    芙蕖把冷笑写在脸上:“行吧,不该问。上车,准备好你的证据,带你去府衙告状。”

    边阳用了一夜的时间,理顺了谭羿一案的始末。谭羿一案于他而言非常简单,证据环环相扣,早就被人精心整理过,明明白白的摆在他的眼前。

    所以当属下来报,有人带着新案子找上门时,压力并不怎么重的边阳几乎没犹豫,立即就接待了白合存和芙蕖。

    芙蕖终于见到了他所谓的证据。

    白合存身边有几个下人,是从前伺候在扬州老家,升迁时一并跟去了京城,其中一对姐妹花,便是当年惨遭吏部侍郎摧残的女孩。

    白合存离开京城时,遣散了府中的下人,但却留下了那对女孩留守在宅子里。

    燕京置办的白宅最终没有变卖,毕竟那是他自己掏钱买下的产业,左思右想还是舍不得。

    白合存所谓的认证就好好的呆在宅里。

    不得不说,白合存还真是胆大,将那般重要的认证直接留在了礼部侍郎眼皮子底下。

    边阳记录了他的口供,承诺会一一查实,好言安抚着白合存将他劝走了。

    芙蕖带着白合存回府,进门将白合存往旁一放,便径直去见陈宝愈。

    陈宝愈正后院里喂鱼,头也不抬道:“我猜你是来辞行的。”

    芙蕖每见他一次,都要可惜一次。

    他出身勋贵,以他的手段和才智,本该在燕京的风口浪尖上占得一席之地的。

    相比燕京那纸醉金迷的荒唐生活,陈宝愈不喜欢流落江湖,这是能她能感觉到的。

    芙蕖点头,说:“我是要与你辞行,但也有句话想要问你。”

    陈宝愈一抬手,示意她直说。

    芙蕖也不拐弯抹角,说:“南秦有变?”

    陈宝愈停住了动作,缓缓的转过头。芙蕖怎么看他,他就是怎么看芙蕖的,同样是满眼的惋惜和惊讶,他问:“好敏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芙蕖说:“我听说六皇子的命到底还是保住了。”

    陈宝愈:“那又怎样?”

    芙蕖:“你不是优柔寡断的人,你恨他暗地里搅合害死了谭大人一家,心里恨不能杀之而后快,等了多年,终于在合适的时机出手,降住了他,并揪出了他的狐狸尾巴。你杀他应该毫不犹豫才对,但是你主意不定,一直在动摇,你在一亩香的时候,就在犹豫。”

    是陈宝愈最后那明明可以致命,却刻意偏离心口的一剑,卖了破绽。

    芙蕖说:“杀了六皇子,会开罪南秦。你不怕开罪南秦,但南秦有你在意的人,你是怕你的一时畅快害得你庶姐和外甥在南秦的日子不好过——或者说,她们的日子现在已经不好过了,对吗?”

    陈宝愈沉默了半晌,说:“他们过了那么多年的好日子,是你的功劳。”

    芙蕖客气道:“过奖。”随即,她又问:“那么南秦最近又是出了什么事?”

    南秦的任何风吹草动,关乎的不仅是他们自己的后宫。

    不得不承认,大燕怕他们动荡。

    动荡就要起纷争,大燕现在受不起。

    陈宝愈得到的消息甚至比朝廷还要更早,他说:“南秦的皇帝缠绵病榻多年,忽然无缘无故好起来了,你要知道,一个人日薄西山和枯木逢春时的心气是不一样的,想法自然也有不同。他已经不满九皇子的温和敦厚了,认为这个皇子软弱无能,且身负我们燕朝的血脉,其心不纯。”

    芙蕖一点就透,明白了。

    根源还是出在南秦皇帝的身上。

    她说:“老东西该死不死,又开始闹腾了……你想怎么办?杀了他?”

    陈宝愈的目光十分微妙,盯着她道:“姑娘,不瞒你说,我们银花照夜楼杀的人多了,但还从没对哪个皇帝下过手。”

    第85章

    陈宝愈始终欣赏芙蕖这个人,但是他们的想法从本质上背道而驰,实在是难以做成同路人。也许是因男女有别天性使然,也许是芙蕖自幼养成的个性非同一般。

    陈宝愈和谢慈是同种人,他们从来不惜己身,恩怨情仇在他们看来不重要,他们的底线没有定数时高时低,比牛皮筋还富有弹性,不会让人轻易摸透,只要条件允许情况必要,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放下恩仇握手言和。

    可芙蕖是从来不吃眼前亏的,睚眦必报,恩怨两清。倘若那日他从船上撸来的是芙蕖,一双膝盖他必须先还回去才能谈合作。

    这样的人与自己同一阵营是很爽的,一旦对立那可就是天大的麻烦,死咬着尾巴非常难缠。

    芙蕖问陈宝愈是什么想法。

    陈宝愈说:“六皇子是一定不能放的,否则后患无穷,他忘不了今日之耻,将来也一定会报今日之仇,但是他不能死在我手里。否则我庶姐和外甥的日子会非常难过。”

    他看着芙蕖:“我有一个想法,但目前还没有完备的打算,不敢保证一定能做的天衣无缝,既然今天话赶话说到这里,芙蕖姑娘,不如你来帮我谋划一二。”

    芙蕖一挑眉,没有立刻答应。

    陈宝愈循循善诱:“在针对南秦这件事上,我们早在三年前就上过同一条船了。”

    古人有云送佛送到西,陈宝愈话说的在理,芙蕖曾经在南秦的后宫不遗余力的搅和,她若是半道就撒手不管,曾经的功夫就算是白费了,未免太不划算,做人总要有始有终。芙蕖便道:“那你说说你的想法吧。”

    陈宝愈道:“我想施恩于姚氏和他的女儿,让姚氏带回他兄长的死讯。”

    他的目光淬出森冷的狠意。

    芙蕖:“你不妨说的再明白一点。”

    陈宝愈道:“让姚氏亲手杀了他的兄长。”

    芙蕖闭上眼睛想了想,说:“不太可能。”

    疏不间亲,家人永远是家人,外人永远是外人,姚氏与他的兄长固然有不可调和的仇怨,但首先他们是同出一脉的亲兄妹,怎么都比跟外人亲。

    陈宝愈说:“那你说姚氏是跟自己的女儿亲,还是跟那位几乎毁了她一辈子的兄长亲?”

    这是一个没有悬念的问题。

    姚氏是一个很好的母亲,为了女儿她没有不能付出的东西。

    芙蕖双手交叠紧握在一起,捻着自己柔软的手掌心,沉思了半天,说:“陈堂主你可以去南疆找他的男人,如果你用得上的话。”

    陈宝愈眉头一锁:“南疆。”

    芙蕖点头:“南疆,我见过他的情人,那位六皇子手下的暗卫。”

    陈宝愈眼中一阴一晴,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线索,转瞬之间,他已经萌生了许多利用想法。

    “你帮了我的大忙了。”他说。

    芙蕖道:“不用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