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仵作小娇娘在线阅读 - 大明仵作小娇娘 第176节

大明仵作小娇娘 第176节

    别说,那人还真是太子的人。

    贵妃一直不曾开口制止云曦,她对小丫头颇有三分信任,又知她素有些急智,打算再等等看。

    “朕问话,你插什么嘴?”皇帝瞟了那官员一眼,官员额头冷汗沁出,讪然地告罪退让到了一旁。

    “你继续讲。”

    “那……民女就继续讲了?”云曦故作怯怯地探头瞟了一眼其他大人,皇帝被气笑,直让她继续便是。

    云曦认真地道:“古往今来,断案还没有听从嫌犯之言的推论破案之法。太子殿下是否无辜当由不得他自证才是。皇上统领三司、几位大人皆是断案能手,哪就不能调查清楚真相呢?”

    只要找到真凶,凶犯目的几何便不言而喻、何必在殿前吵吵嚷嚷?

    “哈哈哈……终于碰上个明白人!”

    皇帝一拍龙案,指着堂下的晋国公等三人恨声道:“你们三个好大的‘胸怀’,连杀子之冤都能咽下,难道连包佑春那厮都不如?!”

    舐犊情深,父子天性。

    对比所谓的“大局”,皇帝更笃定人性的弱点。

    “若朕真如尔等所言置之不理,岂非让天下人嗤笑朕为了袒护太子行事不公?天下人又会如何看待未来的储君?”

    这番话说得漂亮,既承接了云曦方才的耿直之言,又体现一个帝王的英明大气。

    晋国公、远征侯和靖宁伯闻言对视一眼,皆恭敬叩首:“皇上圣明!”

    “太子是否与朝臣勾连姑且不论,如今大明三位功臣之子皆被人杀害,此事断不能轻饶!”皇帝龙目震怒,沉声道:“陆青帆!”

    “微臣在。”陆青帆闻言扬声应道。

    “三公皆系我朝肱骨,其子亦是未来栋梁,其身死冤案刑部务必联合三司调查清楚,三日内给朕一个答复!”

    陆青帆张张嘴,想应又没应。

    “怎么?”皇帝龙目微眯,神色带着两分冷意:“不行?”

    “启禀皇上,且不论验尸所耗时辰凡久、三司之间互相通情也需要时辰。三桩要案得三日办结,恐有难处。”陆青帆模样刚肃,言行亦颇有说服力。

    皇帝略一沉吟,继续道:“三案皆以刑部为首,特赐云曦为刑部一品仵作,勘验尸首、调派帮衬,助尔等尽快破案。”

    给刑部极大程度的放权,总能换得高效了吧?

    “五日,”陆青帆再次讨价还价。

    皇帝瞪眼,怒斥道:“没完了?”

    “最快五日,”陆青帆再度强调。

    殿内伴随着皇帝的怒气和陆青帆的讨价还价逐渐安静下来,偌大的御书房里只剩下众人屏住的呼吸声。

    太子心中都不由为陆青帆捏了一把汗。

    这刑部之人的胆子委实大!

    “准了。”

    “多谢皇上,臣等必不负圣上所托,定在五日内缉凶、为死者平冤,抚我朝肱骨之臣血汗!”

    陆青帆这一番极给天家颜面,算是找补了方才的顶撞。云曦冲着悄然低头的陆青帆竖起了大拇指,樱唇偷偷勾起一抹笑来。

    殿内剑拔弩张的气氛重新缓和。

    云曦的清眸悄然打量了一圈儿松快了肩膀的诸位大臣,心道是不是只有刑部敢这般同圣上叫板?

    御书房内朝堂事,借着云曦的口、陆青帆趁势要权、皇帝顺势而为下旨查办画上句号。

    接下来,对刑部的考验才刚刚拉开帷幕。

    承了“一品御用仵作”之称的云曦和得了五日破案时限的陆青帆再不耽搁,准备齐齐赶回刑部去。

    晋国公、远征侯和靖宁伯则跟陆青帆约定了勘验尸首的时辰,态度十分配合。

    以陆青帆的品阶和资历,几位世家大族本不必以礼相待。

    许是方才陆青帆的刚直表现过于惹眼、许是三人心中皆希望儿子的死因得以昭告天下,对陆青帆所言无一不应,倒是客气礼遇得紧;连带着云曦都被三位大人另眼相待,还特意告一句“辛苦”。

    云曦受宠若惊地目送几位大人离开,小声说道:“这下可低调不起来了。”

    “你还不够高调?”英俊高贵的太子殿下倨傲地轻扬下巴大步流星走来,审视的目光不住地扫向二人,随即蓦地笑道:“方才说得极好。”

    “皇上的心思不直接言明,每次都要为难我这个小仵作。”云曦无奈地摊了摊手。

    “一品御用仵作”只是名头听着响亮罢了,还是得该做啥做啥。

    “有这个名头,更便于调遣人手。”

    临去前,太子深深地看了陆青帆一眼,陆青帆略一颔首,又做了一个提醒太子“稳住”心神的手势。

    二人对此前之事心照不宣,各自散去。

    等御书房重新归于平静,皇帝望着桌上晋国公、远征侯及靖宁伯三人的陈情折子,淡淡地道:“刑部那起子混账,都是不吃亏的。”

    “陆侍郎是能臣,可为皇上分忧啊。”内务总管太监恭敬地为圣上换了一杯茶,“太子殿下能得陆侍郎辅佐,刑部未来必定前程光明。”

    皇帝龙目淡淡扫了一眼总管太监,总管立刻放下杯盏退后一步。

    皇上对太子仍怀戒备、竟是提一句都不得行。

    且说云曦和陆青帆回到刑部,却在正堂内看到一个高大的男子正唾沫横飞地同任丹青和冉杓叙说着什么。

    任师爷和冉大人手中笔墨不停、似是在记录口供……

    尚未走近时,云曦便觉得那背影有点熟悉,等凑近来人一转身,她看到了此人面貌、忍不住惊讶地道:“哎?”

    “陆大人,云姑娘,好久不见了!”来人立刻上前抱拳行礼。他三十出头、身形壮硕,见到老友笑得是见牙不见眼。

    陆青帆当即叫破了此人身份:“张烁。”

    此人正是陆青帆一行入京前经过陵水城,助宋知府破获萧逸案后得了清白、捡回一条命的盐铁商,张烁。

    第234章 第一位死者

    在刑部看到张烁令人十分意外。

    云曦问及来意,才知张烁本是入京来做生意的。他是皇商,最近到了盐铁皇商入京得来年生产量帖的时候了。

    陆青帆书房内。

    青果将凉茶挨个奉上,便站在云曦身边,听她继续问道:“既然是需要等着朝廷发量贴,怎得跑刑部来找我们了?”

    “在下是来认罪的。”张烁自从经了萧逸一案,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升华了,变成了诚信经商、遵纪守法的好人,连酒色都戒了。

    在来京城的途中,张烁就听说了太子殿下心思不正、放纵下官搜刮民脂民膏的事。

    “在下此前一直跟着钱丰和吴泰行事,黑账不少、也没少贪墨银钱……还有贵妃娘娘身边那位包大人!我们经常会面销赃来着!”

    张烁说着,捂着心口道:“在下良心委实难安,这才想着将数年间的一些账目和腌臜生意都交代了,也好方便刑部……”

    云曦和陆青帆听得仔细,一旁的冉杓压低声音跟任师爷道:“幸好当时将这厮引进来、没直接把人哄走。”

    果然跟陆大人和云仵作是旧识啊!

    之前冉大人险些将他当成了骗子。若真轰出去了,只怕就要错过重要线索了。

    “沿途竟有这等风声么?”陆青帆脸色颇有些不好,心中暗道那位“明主”居然早早煽动人心,只怕后面有更激进的行事。

    张烁见刑部众人越听到后面脸色越难看,呐呐地道:“在下莫不是做错了什么?”

    “并无错处。”云曦安抚道:“只是兹事体大,张掌柜来得时机未免太巧了些。”

    那些陈年旧事恰好扯出了钱丰和吴泰、又恰好牵系在包佑春的身上。

    陆青帆看向冉大人,冉大人即刻道:“口供都已经记下了。”

    “张掌柜,你不要从衙门正门离开、来过的消息也勿要告诉任何人。”陆青帆起身送客,继续道:“后续几日,寻个隐蔽的地方藏身。朝廷的消息:勿听、勿管。”

    保重自身最为重要。

    张烁才逃离鬼门关,也不想那么快送人头,即刻保证定会照做。

    送张烁离开后,云曦终于想起自己此前遗忘之事,从陆青帆那要来了名单,在上面找到了包佑春的名字。

    云曦又在温嬷嬷留存的花名册上,也找到了包佑春。

    “乖乖,这个混账东西m.l.z.l.竟然是北莽的探子?”

    冉杓瞬间气怒不已,“合着这厮从根儿上就坏了,还蛰伏在太子殿下和贵妃娘娘身边惹出这么多事来,真真恨人!”

    “他老小子可真能装啊!”任丹青思及上次云曦提过的包佑春在贵妃娘娘面前痛哭沉冤、直言并未杀害牛书锋的嘴脸,实则他能演着呢!

    “所幸包佑春此次行迹败露、已经认罪,待陆大人再审讯一番,说不定能将花名册之间的联系也问出些来。”

    “不错。如今冷海重伤未愈,我们时间紧、案子多,务必得分摊人手,尽快行事。”陆青帆顺着云曦的话道:“把能利用的人都利用上。”

    云曦一听,“大人,那阿闪不就是现成的人手了?”

    身手敏捷、还抗药,又是个用剑的主儿,跟冷川一道行事是极好的。

    众人一听,也觉得那厮合适。

    “我正有此意。”陆青帆眼底涌上一抹暗芒:“冷海受伤他也有些干系,正好将功补过。”

    不多会儿功夫,大理寺的于植大人率黄老、都察院的晁钟携仵作郑伯都赶到了。

    都是熟面孔,众人省去了寒暄,陆青帆即刻分配任务:

    大理寺于植大人率樊志前往远征侯家中接手案发地;晁钟大人与任师爷去勘探靖宁伯府,顺便将乌涛尸首带回来;陆青帆和云曦主仆则亲自走一趟晋国公府。

    冉杓留在刑部,调派人手搜寻相关情报案卷。

    三大世族同时出事,其中必有古怪。找到其中的联系和线索也颇为重要。

    大家分工行事、各自散去办差。

    前往晋国公的马车上,云曦正翻阅着出来前冉大人塞给她的卷宗,连陆青帆几次看她都不曾有所反应。

    “在看什么?”陆青帆低声问道。

    “冉大人干文书当真是屈才了。”云曦忍俊不禁,将细致的晋国公地图给陆青帆道:“您瞧瞧,画功颇佳呢。”

    陆青帆接过一瞧:晋国公府数亩田宅尽显于地图上,亭台楼阁、院落名讳,甚至几处可直通的小路都标注得清晰无比。

    “冉大人不会是怕咱们在里面迷路吧?”青果惊讶地望着地图上偌大的国公府,呐呐地道:“反正奴婢进去恐怕是会迷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