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都市小说 -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在线阅读 -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第129节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第129节

    他是不是喜欢男人、是否被强迫,这些都是他的个人隐私,陶守信父女俩向来尊重人,并不会多说什么。

    只希望他能够将心思放在学习上,将来好好工作,不要浪费陶守信当年“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初衷。

    陶守信叹了一口气,嘱咐道:“这话关起门来说说就好,不要往外传,小范虽然有些小心眼、做人不厚道,但毕竟……唉!不要毁人前程。”

    陶南风点头道:“放心吧,爸,我保证不说出去。”

    向北看这对父女意见一致,知道他们都是心肠柔软、讲道理的人,做不出痛打落水狗的事情来。

    这样的人,容易被恶人欺负。

    想到这里,向北下定决心,深吸了一口气:“爸,南风,我准备辞去场长一职,在江城开香烟批发部。”

    包括梁银珍在内,都“啊”了一声,所有人的目光一齐投注在向北身上。

    秀峰山农场是向北一手发展起来的,好不容易采磷矿、开烟厂,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这个时候辞掉场长职位,得有多大的勇气!

    陶南风第一个反应过来:“你不当场长,那农场怎么办?当初大家推选你当场长,就是想让你带着大家过上好日子。”

    向北抚了抚她头顶,柔声道:“你在江城,我父母在江城,我一个人在农场有什么意思,一家人要在一起才热闹和气是不是?

    现在农场事务已经走上正规,我把高德顺从德县卷烟厂挖到农场当厂长,汪清溪负责办公室工作,提拔杨工当场长、周林虎当副场长,再关闭磷矿矿洞,消除安全隐患。有烟厂、茶油厂创收,大家日子总会越来越好。”

    陶守信听到这里,真是既感动又有些过意不去。

    “向北啊,你是男人,就这样放弃自己的事业吗?如果你回到江城,什么根基都没有,一切从零开始……”

    原本向北在农场是一场之主,所有一切都听他的。

    可是向北与南风结婚,为了支持南风的事业,向北先是让父母搬到院后村,现在放弃场长一职,准备来江城开一家小小的香烟批发部。这种奉献精神,怎么不让陶守信动容?

    陶南风知道向北是为了和自己在一起,眼眶微红,拉着他的手半天才说出一句:“值得吗?”

    向北微微一笑,捏了捏她的手掌,轻声道:“值得的。”

    梁银珍与向永福倒是没有想过那么多,听到儿子决定回江城,梁银珍道:“回来好,免得我牵肠挂肚。家里多个人吃饭,热闹呢。”

    向永福也跟着说:“是,你一个人在山上,我和你妈时常记挂你。”

    向北拉着陶南风的手坐在椅中,看她眼中盈满泪水,似乎是内疚于他的牺牲,便认真和她分析。

    “你在读研,是我们家学历最高的人,未来前途不可限量。我既然答应过要全力支持你的事业,自然不能这样两地分居。

    我是男人,哪怕从零开始,依然能再闯出一片天来。再说了,万一我做不出什么成绩,不是还有你养我吗?”

    陶南风听到他说到这里,不由得扑哧一笑:“好,我养你。”

    陶守信在一旁郑重表态:“向北,如果你有什么需要我支持的,只管开口。要钱、要关系,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全力以赴。”

    向北笑道:“谢谢爸,有您这句话,我满足了。”

    梁银珍把饭菜端上桌,陶南风给向北盛了一碗鸡汤。

    向北笑眯眯接过,说:“我这个月留在江城,跑一下香烟异地销售的手续,等这边办妥就回去交接工作。”

    梁银珍心里想着,如果向北守在家中,那很快家里就可以添丁进口了,心里顿时乐开了花:“留在家里好,多陪陪南风。”

    一家人和和气气、高高兴兴吃起晚饭。

    转眼到了初冬,向北把所有手续办好。他开始做起了销售员的工作,提着秀峰牌香烟到处跑,往烟酒副食店、百货商店烟酒柜送。

    眼下正是物资紧缺的时候,秀峰山香烟品质优良、售价合理,一上柜便受到欢迎,迅速打开局面。

    向北开始忙碌起来。

    第114章 怀孕

    向北请人在院后村的家中西北角盖了个小仓库, 农场用卡车运过来的香烟全都暂时存放在这里。

    虽说不再是秀峰山农场的场长,但向北积威犹在。尤其烟厂厂长高德顺与向北关系很铁,每次进货都是赊账, 卖完之后打款。

    这样一来, 成本压力减轻,几乎可以说是无本的买卖。

    仓库有了,还缺一个对外联系的门面。

    学校西门旁边有一排旧门面房,原本是学校收发室,负责信件、报纸的分发。

    陶守信出面和学校负责人商量, 分隔出一个六平方米的小间,摆上一个玻璃柜台, 里头摆着秀峰山卷烟厂生产出来的几种香烟。

    自此, 向北的香烟批发部便在这家小小的门面办起来了。

    陶守信原本以为只是小生意,没想到向北展现出了优秀的销售能力,不仅江城一半的烟酒副食店里开始卖秀峰牌香烟, 就连江城市最大的百货商店也开始卖, 生意越做越大。

    向北甚至从陶南风说范雅君抽烟这件小小的事情上得到灵感, 让卷烟厂开始生产卷烟更细、更精美的女士香烟, 填补了市场空白, 一上市就一抢而空。

    向北直接从秀峰山卷烟厂进货, 货源充足、质量有保证。每天的进出货数量很大, 甚至有副食店老板、商场采购员等不及直接上门催货。

    扣掉出厂价加运费, 一盒烟赚两分钱。

    一天出货一百盒, 利润二十块, 一个月就是六百块。

    陶守信先前觉得向北受了委屈, 现在看他赚钱赚得盆满钵满, 有点心惊肉跳, 只嘱咐了一句:“低调、低调一点。”

    向北自然知道闷声发大财的道理。他打扮朴素,把赚来的钱全存进银行,存折交给陶南风:“咱们现在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你先收着。”

    陶南风看到存折上的数目,吓了一跳:“你不是做批发吗?怎么赚得这么多!”

    向北淡然一笑:“薄利多销嘛。如果不是报纸上说解放思想,我也不敢开香烟批发店。”

    第一学期顺利结束,陶南风埋头学习,应付考试,无暇顾及其他,连自己例假推迟了半个月都没有发现。

    可是梁银珍却留意到了。她是个非常温柔的母亲,每次陶南风来例假前一周她便会炖红枣乌鸡汤给她喝,期间从不让她沾凉水,因为女孩子这个时候体质最虚弱,需要好好养着。

    平时陶南风的小日子都很准,可一到1979年1月却推迟了。

    梁银珍从推迟的第三天就开始嘀咕,可是不敢肯定。毕竟陶南风现在天天都在看书、考试,有时候思虑过重也会影响生理周期。

    好不容易考完,梁银珍知道陶南风喜欢吃鱼,特地红烧了一条大鳊鱼,红椒、青椒、藤椒荟萃,色彩缤纷灿烂,香气扑鼻。

    刚夹起一筷子鱼肉,陶南风闻到鼻端传来淡淡的鱼腥味,忽然一阵胸闷,喉咙口泛起恶心。

    她眉头一皱,闭口不言。

    向北看她脸色不对,忙扶住她肩膀轻声道:“怎么了?”

    陶南风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急急起身,走到檐廊下干呕。

    自从有异能护体,陶南风身体健康,从来没有生过病。

    看到她现在这个模样,向北吓得慌忙站起,奔到陶南风身旁,一只手扶住她额头,一只手轻轻拍打她后背,满脸焦急:“怎么回事?胃不舒服吗?”

    梁银珍生过三个孩子,经验丰富。看到陶南风干呕,立马放下筷子,快步走到陶南风身边,问道:“你的小日子晚了半个月,是不是怀孕了?”

    陶南风有些茫然:啊,我怀孕了?要当妈妈了?

    向北一把将陶南风抱起,梁银珍在一旁叫:“莫乱动、莫乱动,你先把南风放下来!”

    向北哈哈一笑,稳稳地将陶南风放在地上,眼中绽放出极亮的光芒:“南风,真的吗?我要当爸爸了?”

    向永福在一旁搓着手,提醒道:“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免得空欢喜一场。”

    梁银珍转身拍了他一记,嗔怪道:“你这人真不会说话!南风身体好得很,她和向北又年轻,结婚这么久怀孕很正常嘛。”

    陶守信一直坐在桌前没有动,看着挺镇静,但一双颤抖的手却暴露了他的激动。

    “别慌,先把饭吃了再去,中午这个点医院检验科也没人上班。”

    梁银珍看陶南风怕鱼腥味,慌忙把鱼端下桌,挑了些清淡可口的菜式让她吃。陶南风扒了几口饭便觉得腹中饱胀,不肯再吃。

    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期待,向北看陶南风放下筷子,跟着便起了身:“我们去医院吧?”

    校医院没办法早孕,一家人都跟着到了省人民医院。

    验血结果一出,听到医生说:“恭喜,怀孕了。”梁银珍与向永福笑得合不拢嘴。

    巨大的喜悦冲击之下,向北竟然觉得眼眶发热,他一把抱住陶南风,声音有些哽咽:“谢谢,谢谢你!”

    原本想等南风研究生毕业之后再生孩子,向北特地领了避孕用品。可自从他回到江城,陶南风便不再让他用套。

    她还要读书呢,却肯为了自己一边读书一边承受怀孕生子之苦,怎么能够不让向北动容?

    陶南风微笑:“谢什么,这也是我的孩子嘛。”

    向永福憨憨一笑,看向陶守信:“亲家,我们说好的,第一个娃姓陶咧。”

    陶守信摇摇头:“不用不用,就姓向。”

    梁银珍和向北异口同声:“姓陶。”提亲的时候就说好了,不论男女,第一个姓陶,第二个姓向。

    医生看这一家人热热闹闹,咳嗽一声提醒道:“你们要是没什么事,就回家去,我这里还要看病呢。”

    讨论孩子姓什么的问题,便从医院挪到了院后村的堂屋中。

    陶守信原本觉得有一个外孙女姓陶也不错,但现在看到陶南风害喜,站在檐廊下干呕,心疼得不行。

    向北辞职回来之后,他便对陶南风说过,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向北爱护你,愿意为你从零开始奋斗,那你也得体谅他年过三十膝下空虚,抓紧时间怀孕生子。

    现在陶南风真的怀孕,陶守信脑中有了新想法:“国家现在推行和提倡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我的意见呢,是只生一个,就姓向。”

    古代女子生育就是走一趟鬼门关,现代虽说医学昌明,但到底还是得消耗陶南风大量的精力。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哺乳一年,算下来陶南风至少会有两年的辛苦期。

    陶守信舍不得女儿受这份罪,态度坚决地说:“不用跟我姓,只希望你们同意只生一个,不论男女。”

    向北干脆利落地回答:“好!我们只生一个。”

    梁银珍却有些犹豫:“多子多福呢,咱们家都只有一个孩子,多生几个家里热闹啊。”

    向北看着母亲:“妈,南风还在读书呢,她学习、工作都忙,哪有那么多时间生孩子。”

    梁银珍急急地表态:“我来养,我来养,不要南风操心受累。”

    向北道:“怀孕、生孩子、坐月子、哺乳,这些您也没办法帮忙是不是?”

    向永福这个时候表现出了男人的担当,大声道:“亲家的心情我能理解,那就只生一个吧。”

    梁银珍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向永福拉住,示意她不要再讲。

    陶守信这才安心。

    一家人又开始讨论孩子应该叫什么名字。

    这一回,大家都看向陶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