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都市小说 - 从1963开始在线阅读 - 第240章 回村

第240章 回村

    “必须得请?”

    “必须得请!”

    “理由呢?”

    “不方便说。”

    “行吧,准了。”

    “老周同志你对我太好了,你放心,等你百年之后,我一定给你办的风风光光!”

    “……滚!!!”

    “好哒~”

    邢泽刚出了办公室,又从门外探头进去:“茜茜在家呢,你记得把她接走啊,或者你住我那也行。”

    嗖——

    啪!

    邢泽及时缩头,文件打在了门上。

    跟老张交待一声,邢泽骑上自行车直奔东直门而去。

    来到荒郊野外,兑换一辆解放卡车,车上装满了专门定制的符合年代的药品,消炎的、止血的、退烧的。

    还有棒子面、咸菜、水,还有少量白面和白糖。

    并不是舍不得花积分,邢泽账上趴着将近两亿的积分,这点毛毛雨根本不放在眼里。

    就是用饼干奶糖堆满卡车也是没问题的!

    但那样的话就不止是显眼了,那是耀眼。

    邢泽不会这么干的。

    就连这些维持基本需求的吃食和药品,都已经违背了他谨慎的原则,那可是冒着极大的风险。

    所以邢泽特地换了副面孔。

    范老师上线!

    在心里给范明老师说句对不住,邢泽开着价值一百六十多万积分的卡车,烧着将近十万积分的油,拉着三十多万积分的物品。

    出发了!

    本想油门踩到底,奈何路况不允许。

    几十年后开车只需要三个多小时的路程,生生让他费了一天多的时间。

    可谓是磕磕绊绊。

    因为地震的影响,过了保城以后就越来越不好走。

    遇到不能通行或者拥堵,邢泽还得想办法把卡车收起来,走路或者骑自行车。

    国家的反应还是很迅速的,邢泽遇到了不少抗震救灾的队伍。

    有子弟兵,有医务工作者,有运送物资的,还有科研工作者。

    据说是为了防震减灾来灾区进行考察实验的。

    邢泽没有混在里面,而是尽量的避开,以期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每每看到沿途有受灾地区,邢泽就会卸下一车物资。

    一车不够就两车。

    有人问,就说是京城派来的,其他的不多说,招呼人卸了东西就走。

    就这么一路走一路卸,3月9号上午,邢泽终于抵达了襄城。

    又用了几个小时,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邢家庄。

    去时一片破败,回时仍旧破败。

    1963年的洪水,1966年的地震,让这片古老的土地遍体鳞伤。

    才从饥饿洪水中缓过一口气的人们,又要面临房倒屋塌无家可归的困境。

    “同志,你是城里来的吗?”

    一声呼唤打断了愣神的邢泽。

    邢泽一瞅,还是熟人,民兵队里李臭蛋。

    “我是来救灾的。”邢泽的声音有些沙哑,“我…你们这伤亡情况怎么样?”

    “死了几个,还有不少伤员。”李臭蛋有些哽咽,“都在场那边,我带您过去,您问老支书吧。”

    场,指的是晾晒场,很大的一块平地,用来晾晒麦子玉米的地方。

    不等邢泽邀请上车,李臭蛋就扭头跑了,邢泽只得开着车跟上。

    倒塌的房屋在路上形成了障碍,有时还能看到大地的裂隙。

    七扭八拐的到达晾晒场,李臭蛋喊了几句话,引起场上一片欢呼,人群蜂拥而来。

    “车,卡车!”

    “同志你好!”

    “辛苦了同志!”

    “政府来救我们了!”

    嘈杂的声音汇聚到一起,让邢泽有些听不真切。

    “都别喊了!”

    一个拎着烟袋锅的老头拨开人群,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堵着门让人怎么下来?都让开!”

    “不许乱动车上的东西!”

    “先等我问清楚!”

    激动的人群立马安静下来。

    邢泽看着小老头红黑色的脸,紧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老支书,想不到吧?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hia~hia~hia~

    开门下车,清清嗓子。

    “咳咳,老同志,车上有面有水有药,同志们赶紧卸车!”

    ……

    没人动,都目光灼灼的看着老支书。

    邢泽略微有点尴尬。

    玛德,老子才走了两年多,你们就不听话了?是不是忘了被民兵队长支配的经历了?你们…

    哦,我换脸了。

    那没事了。

    “愣什么那?没听领导同志说吗?卸车!赶紧卸车!”

    老支书一挥手,呼啦啦都涌向了后面。

    “领导同志。”老支书握着邢泽的手不停摇晃,“感谢国家,感谢政府,感谢领导同志,领导同志辛苦了!”

    邢泽抽了抽手……

    没抽出来。

    小老头手劲还挺大。

    “咱们这伤亡情况怎么样?”邢泽发问了。

    “六个队,砸死了十五个,砸伤了四十多个。”老支书的眉头拧成了疙瘩,“现在屋里已经没法住了,我把人都安排在了晒谷场。”

    十五个。

    邢家庄六个生产队,一下子没了十五个人。

    “我带来的药挺齐全,安排人赶紧救治伤员吧。”邢泽叹了口气,“您查验一下,看看村里还缺什么,我开车再去拉。”

    “你…不是政府派来的吧?”虽是疑问,但老支书的语气很肯定。

    邢泽道:“我是民间自发组织来救灾的。”

    “我就说嘛,政府哪有一个人开车来的,还缺啥拉啥,也不怕……”老支书及时止住了话头,“不管是哪来的,我们都非常感激!对了,您贵姓?”

    “免贵姓范,您叫我小范就成。”邢泽道,“您不用陪我,看看还缺什么,列个单子,我开车去找。”

    “好好好!”老支书又握住了邢泽的手摇晃,“谢谢范领导,太感谢了!您是我们全村的救星呀!我代表全村……”

    老支书一边说一边瞟卡车那边,直到听到那边喊了一声“没了,搬完了”,才撒开邢泽的手。

    “范领导,您一路辛苦,先找地方歇会,我去组织一下,臭蛋!臭蛋!给范领导倒碗水喝!一点眼色也没有!”

    老支书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了,李臭蛋端着一碗热水过来了。

    邢泽接过碗,慢慢吸溜着。

    眼前,是老支书挥舞着烟袋骂骂咧咧。

    远方,是寒冬未尽满目疮痍。

    “会好的,会好起来的。”

    邢泽呢喃道。不会飞咩的从1963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