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都市小说 - 从1963开始在线阅读 - 第211章 风起

第211章 风起

    “你怎么知道丁秋楠的名额是买的?”

    医院外,邢泽推着车子跟傻柱并排行走,傻柱开口问道:

    “你也太神了吧!我说,你真不是什么…仙儿?”

    “小心我告你污蔑啊。”邢泽反驳道,“封建迷信要不得。”

    傻柱不以为意:“又没外人,怕啥。”

    邢泽的猜测刚才已经被印证了:

    丁秋楠的名额,是花了三百五十块买的,李副厂长给操办的。

    钱是南易凑的,借了不少,为了尽快把钱还上,南易也是拼了老命了。

    盖因丁秋楠曾经一句话:“要不我找崔大可借借试试?”

    这句话差点点燃了南易的小宇宙。

    崔大可,那可是情敌呀,万万不能给他机会!

    于是南易拍拍胸脯:“不用,有我!”

    所以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舔狗南诞生了!

    “你说这南易傻不傻。”傻柱一边走一边吐槽,“人拖着他不结婚,就是拿他当冤大头呢,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就他看不出来!”

    邢泽心情复杂的看了眼傻柱。

    “你看我我也这么说!”傻柱理直气壮道,“他跟丁秋楠就不是一路人,太傻了,我看啊,干脆以后叫傻易得了!”

    邢泽心情更复杂了。

    这世界可真小,为什么我看中的人都当过舔狗?

    一个舔过秦淮茹,一个正在舔丁秋楠,还有一个貌似在舔我自己。

    正在认真研读兵书的齐十三打了个喷嚏。

    要不是仨人确实长得不像,邢泽都以为他们是亲兄弟了!

    回到院里,从于莉那接了邢茜。

    “南师傅怎么样?没事吧?”阎解成问了一句。

    邢泽答道:“没啥大事,养两天就好。”

    “啧,食堂大厨还能饿晕,也真是稀罕事。”阎解成打趣道,“傻柱你应该多教教南师傅怎么拿饭盒,你有经验。”

    “滚滚滚,我早就不拿了好吗?”傻柱没好气道,“就是拿,也是花钱买的。”

    “那谁知道,你是大厨,给没给钱还不是全凭你说。”阎解成小声哔哔。

    傻柱还要跟阎解成掰扯掰扯,邢泽直接回家了。

    “哥~”

    “嗯。”

    “我没吃饱~”

    “嗯?”

    “我不好意思,就没放开了吃~”

    “嗯…”

    邢泽能怎么办呢?

    他跟傻柱也没晚饭。

    打开风门,坐锅烧水,卧俩荷包蛋的面条就出锅了。

    邢茜一碗,邢泽一碗。

    刚端上桌,傻柱就跑过来了。

    不用说,邢泽就明白了,何家现在连个窝头都没有,全在贾家呢。

    得,再做一碗吧!

    三个人呼噜呼噜吃的酣畅淋漓。

    “这要是烹个葱花就更好了。”傻柱点评道。

    邢泽翻了个白眼不理他。

    要饭的还那么多讲究,你看我以后怎么把你当老黄牛用!

    填饱肚子,拉着邢茜在院里溜达溜达消消食,跟邻居们嘻哈两句。

    这一天就过去了。

    十月的夜晚,已经不那么热了,四合院夏日限定节目:冲凉,也就随之结束了。

    明面上没什么影响,其实背地里有不少人妇女同志暗道可惜。

    多么靓丽的风景线呀,又要等一年才能看到了。

    随着几场雨过后,气温也逐渐降低,邢泽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叫“一层秋雨一层凉”。

    如果十月有热搜的话,那么“援越”和“上山下乡”肯定是常挂在榜上。

    老百姓谈论最多的,就是南边又打了什么胜仗,谁家孩子去了哪哪哪。

    这些,既和邢泽有关,又和邢泽无关,他的小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工作上,依旧是扫地。

    张师傅好像把邢泽给忘了似的,也没再提过教他技术。

    为此,邢泽还特地问过老周。

    “哦,这个呀,这是我跟老张说的。”

    “我觉得你干清洁工作很好,不想放你去干别的。”

    邢泽能怎么办呢?

    自己的干爹,含泪也要认。

    生活上也没有什么变化,只是隔壁吵架越来越多,还是怀不怀的问题。

    不光隔壁,傻柱同样如此。

    “老太太都快把我念叨死了!”

    傻柱也是烦闷。

    聋老太太本来就不怎么看得上秦淮茹,让这俩结婚也是形势所迫。

    结果呢?

    一年多了,还是抱不上重孙子。

    再加上邢泽曾经的那些话,聋老太太现在也是彻底明白了:

    秦淮茹根本就是不想给她的好大孙生孩子!

    聋老太太觉得邢泽肯定知道点什么事,但她不愿意搭理邢泽,所以只能跟傻柱念叨。

    把傻柱烦的呦!

    没办法,自己认的便宜奶奶,含泪也要听呀。

    日子就是这样,问题叠着问题,麻烦垒着麻烦。

    不知不觉,金秋十月就过去了。

    1965年11月8号,二流报发表了向王杰同志学习的文章。

    这是一位山东好汉,为救战友英勇牺牲,他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23岁这一年。

    全国掀起了“学习王杰”的热潮,很多领导都为王杰烈士题了词,并把王杰生前所在班命名为“王杰班”。

    在轰轰烈烈的学习活动中,沪都文汇报一篇关于海瑞的文章悄然上场。

    11月30日,二流报转载了这篇文章。

    邢泽盯着作者名字看了许久,最后叹了口气。

    “山雨欲来风满楼呀!”

    邢泽第一次主动给川府去了个电话。

    “起风了,臭虫老鼠苍蝇蚊子都出来了,您要小心点。”

    很多话在电话里不能细说,很多字也无法落到纸面上,这就很考验双方的默契了。

    好在陆老爷子明白:“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我最近读了一本书,真是受益匪浅,推荐你也读一读。”

    邢泽笑道:“我也读了,真是越读越爱读,领袖的高瞻远瞩我辈不及万一啊!”

    跟陆老爷子聊了聊近况,又跟陆尔倾诉了思念,邢泽才挂了电话。

    “有那么严重吗?”老周看着邢泽紧皱的眉头问道。

    “干爹,我想让你告病辞职。”邢泽好像没答,又好像答了。

    “说的什么话,我不怕!”老周拒绝道,“我行得正站得直,有什么好怕的!”

    “我怕。”邢泽劝道,“我不想你有事。”

    “多余操那心。”老周不屑道,“好好扫你的地吧!”不会飞咩的从1963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