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都市小说 - 从1963开始在线阅读 - 第174章 光明

第174章 光明

    邢泽结了婚跟没结婚一样,生活依旧是围着妹妹打转。

    邢茜长高了一些,也升上了二年级,对小木头枪的喜爱仍旧超过作业,尤其是哥哥单独布置的数学题。

    “哥~”

    邢泽一听妹妹这种带有撒娇性质的呼唤就知道她有事相求。

    “再给我做几个枪嘛,求你了~”

    果然不出所料。

    “你不是有了吗?”邢泽问道。

    “我那些跟屁虫不是还没有嘛。”邢茜哀求道,“他们都求我好久了,再不给我就保不住老大的位置了,求你了哥,好不好嘛~”

    邢泽能怎么办呢?

    亲堂妹,宠着呗!

    为了维护一个女孩做扛把子的梦想,邢泽毅然决然的投身到了木匠行业。

    “嚯!”阎埠贵惊叹道,“你这是干啥?”

    邢泽说道:“给我妹妹做木头枪。”

    “做木头枪用得着一整颗树?!”三大爷指着邢泽肩头的枣树。

    丈长,碗口粗,还带着枝杈的一棵枣树,是邢泽特意寻摸来的。

    “嗯!”邢泽点头,“闲着也是闲着,我准备给她升级一下,老用手枪多没意思,我给她整个步枪!”

    “你是这个!”阎埠贵竖了个大拇指,摇摇头走了,嘴里嘟囔着:“真是闲的…怎么不给我老人家做一个,哼~”

    小老头并不是想要木头枪,他只是想得到瓜友特殊的关爱。

    “三大爷,要算盘不要,我给你攒(cuan)一个?”邢泽问道。

    “要要要!”小老头立马喜笑颜开,随即又郑重声明:“我现在可是一大爷,要注意别再喊错了。”

    “好嘞三大爷。”

    “叫我一大爷!”

    “没问题三大爷。”

    “嘿你这臭小子,讨打!”

    “哈哈哈…”

    邢泽扛了棵树回来在院里引起了一阵波澜。

    有些大人从自家孩子那得知是做木头枪玩,不由得哑然失笑:“真是长不大的孩子。”

    “不许你这么说我泽叔!”铁蛋梗着脖子呛自己老爹。

    结果当然是又挨了一顿揍。

    看着自己的老父亲这么辛苦卖力的揍自己,铁蛋感动的都哭了,不由得关心道:

    “爹,你没吃饭吗?”

    ……

    于是铁蛋的哭声响彻了整个四合院……

    甭管大人们怎么看,邢泽也不在乎,这些天院里的孩子们只要放学回了家,肯定都得围到邢家门口。

    让邢茜大出风头,未成年组头把交椅简直稳的不能再稳了!

    傻柱跟许大茂不时的还来笑话两句:“我说,有这时间跟哥们喝点不好么,做什么木头枪啊!”

    换来一众孩子怒目而视。

    傻柱许大茂当然也不怂:“再瞪我小心揍你啊!”

    “爹——许大茂(傻柱)要打我!”

    闹了几次笑话以后,许大茂和傻柱才消停。

    “泽…泽叔。”小槐花奶声奶气的说道,“可以…可以给槐花一个…一个吗?”

    “行,当然可以。”邢泽也是痛快的应承了。

    小槐花目前还是个好同志,怎么说以前也帮自己找过妹妹,又不是值钱的玩意,给就给了。

    小槐花回去把这件事说了,小当埋怨道:“咱哥不让跟那家人说话。”

    “可是…可是槐花想…想要枪。”小槐花委屈道。

    “让咱哥给你做。”小当说道,“让傻爸做也行!”

    棒梗闻言道:“我才不做,那都是小孩子玩的,我是大人了,不玩那个。”

    其实他也想要,可他就是不说。

    小当和小槐花又去找傻柱。

    傻柱当即就乐了:“就这事啊?甭管了,我让你泽叔给做三个。”

    “两…两个就行。”小槐花认真道,“我哥…我哥不要。”

    不愧是是棒梗的好妹妹。

    “行,两个!”

    傻柱错失了一次跟便宜儿子沟通感情的好机会。

    一颗枣树根本不够,邢泽只好又在院里找了些木料。

    在锤子凿子锯子刀子和砂纸的不懈努力下,邢泽终于从积分商店直接买了一堆。

    去特么的纯手工打造吧!

    1965年春天的四合院,是属于木制品的春天。

    小孩子们人手一把木头枪,穿梭在垂花门游廊和胡同,每个可以躲藏的地方都成了被追捧的。

    小当和小槐花也加入了队伍,只有棒梗依旧坚挺。

    我想去,我不说,我假装看不上。

    阎埠贵收水费电费的家伙什也升级换代了,新算盘打的咔咔响,搁八宝山都能听到。

    “是,小泽做的。”

    “对,专门给我的。”

    “没错,这孩子就是有心。”

    邢泽的积分也算木有白花,人气直线飙升,好几户邻居都来问能不能帮忙做一个。

    邢泽能怎么办呢?

    都是自己的猹,整呗!

    不过也不算白做,这家一碗菜那家几个馍,算是对邢泽手工费的补偿。

    安静祥和的生活,让大家产生一种“没有一大爷二大爷反而更和谐”的错觉。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然而这种美好并没有持续多久。

    1965年4月12日,加强备战工作的指示下达了。

    南边的动静越来越大,严重威胁新社会的安全,号召所有人在思想上和工作上准备应付最严重的局面。

    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越来越多的工厂和工人被拆分迁移至三线或者大山里,生产任务也增加了。

    学校的军事科目训练也加大了力度,邢茜实弹打靶的频率也比以前增加了。

    最直观的感受,邢泽觉得人们变得匆忙了。

    气氛是紧张的,信任也是空前的,人们骨子里就从未想过会失败。

    就连阎埠贵都说:

    “打仗?又不是没打过,我经历战乱的时候你们还没出生那!”

    “十来年前交过手,咱们的子弟兵打的他们满地找牙!”

    “都是纸老虎!”

    陆尔寄来的信里也提到了一些南边的事。

    “闻得消息,同志们群情激愤。”

    “我和爷爷有过讨论,爷爷认为,出兵援助是必然的,只待合适的时机。”

    “我们现在处在被孤立的状态,北有苏,南有美,国际环境很不利,要打破孤立,必须争取盟友,必须展示实力。”

    邢泽对陆尔的观点表示支持,他回信写道:

    “道路必然是曲折的,但未来一定是光明的!”不会飞咩的从1963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