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历史小说 - 侯门婢在线阅读 - 侯门婢 第9节

侯门婢 第9节

    裴境摇摇头,不大满意。

    以后她长期在他身边伺候,不识字怎么能行。

    “你既在流风阁服侍,学一学认字。”

    他虽作风正经老派,总是约束自己像个老学究,可终究是装出来的老成。

    裴境年纪十五,到底还有些约束也藏不住不起来的少年气。

    好为人师就是其中之一。

    裴境这个人好伺候也不好伺候,只要不表露出什么不该有的想法,老老实实做事,他还是很好说话的,作为主子,给下人的赏赐也丰厚。

    他并非只对沈妙贞提出教她认字,但他身边的丫鬟们,羊毫倒是肯学,只是干活的聪明麻利劲儿半点都没在读书上,这么久,也只读会了三字经的半篇。

    而徽墨,学的勉勉强强,要她背首诗都磕磕绊绊应付敷衍,反对管着他的私库,理账务的事更感兴趣。久而久之,裴境也就不想教她了。

    沈妙贞瞪大眼睛,因为惊喜说话变得有些结巴:“奴婢……奴婢可以学认字?公子,奴婢真的可以?”

    她眼睛本来就大,如今这么一睁,更显得像只猫似的眼睛。

    裴境不知为何,因为批改那些作业而堵塞的内心,忽然就慢慢消散了。

    “自然可以。”

    沈妙贞高兴极了,家里头只有弟弟可以上私塾读书,她在裴府为奴婢,赚来的银子也是为了供弟弟读书。

    她知道,只有弟弟将来有了出息,她这个做姐姐的,才能嫁的好,有更好的生活,所以供着弟弟她没怨言。读书认字在她心里是一件神圣的事。

    可瞧着裴府的小姐们都能读书认字,心里难说不羡慕。

    小姐们身边的丫鬟,自然可以在先生教小姐们时跟着学。

    她没想到,六公子竟然这么大方,愿意教她认字。

    沈妙贞开心的拜了拜:“谢谢公子,公子教奴婢认字,就是奴婢的老师,公子老师。”

    她学着士子们行礼的样子对裴境行了个礼。

    不像拜师父,倒像三妹妹养的那只招财猫双爪合十,在讨小鱼干。

    裴境扯了扯嘴角,努力将笑容压下去,故作严肃的点点头:“嗯,你可得努力,我要定期考校你。”

    等徽墨回来,便见到裴境拿着一本开蒙的三字经,一字一字指着,让端砚认。

    裴境脸上神色温和极了,她从没见过六公子有过这样的神情。

    徽墨的笑容一下子僵在脸上。

    作者有话说:

    明天更新停一天

    11、11

    裴境拿来给沈妙贞用来学认字的,便是一本千字文,认全了这上头的字,日常读一些杂文话本也就能读懂了。

    沈妙贞一个农家女,虽说是开蒙,裴境也不过是一时兴起,没指望她能学的如何好。

    徽墨和紫豪这两个大丫鬟还是家生子呢,在读书认字上,不也没什么天赋,愚笨的很。

    却没想到,带着她读了几遍千字文,她竟能自己顺着读了下来,虽说有些磕巴,但不识字的情况下,这种记忆能力,实在算是不错。

    他坐在桌案前,小姑娘坐在下面的小兀子上,仰头巴巴的的望着他,听他讲解,一丝不苟的学着笔画。

    态度也很认真,至少比家学里那些个纨绔子弟们,要好学的多。

    裴境喜欢好学不倦的孩子,哪怕这孩子只是个服侍他的丫鬟,他也愿意对她温和一些。

    徽墨在旁边看了半晌,看的心里头五味杂陈,他们公子什么时候对这么一个小丫鬟上心过,教识字可是服侍公子久了的一等丫鬟,因有时要伺候公子笔墨,公子才会指点指点,只求不做个大字不识的文盲罢了,贴身丫鬟才有的待遇。

    现在,一个入流风阁不到几天的二等丫鬟,便破了院里的许多例。

    怪不得纹枰瞧她不顺眼,果然是个心机深,挤破头想要往上爬,这才刚几天呢,就如此叫公子破例,以后再得了主子脸,他们这些一等大丫鬟,岂不是都没了立足之地了。

    徽墨瞧的生气,却不能当着公子的面发。

    待裴境给沈妙贞布置完了功课,又去批那些卷宗,沈妙贞便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

    徽墨对着她招了招手,叫她过去,偷偷低声问她:“你今儿的活计可干完了没?”

    沈妙贞满头雾水:“今儿不是叫我修沐?”

    徽墨被噎住,很想劈头盖脸的教育她一顿,可这是在公子的屋子,她强自忍耐着:“公子宽厚,允了你休沐,可你也不能因此便恃宠而骄,你既闲着,便去浇浇花,喂喂雀儿,再闲着些便去拢拢茶炉子,你一个丫头,主子教你认字是恩典,你却没有闲着霸占主子的道理。”

    “咱们公子中了案首,那可是天上下凡的文曲星,这一日一日的,难道还都空出来教你一个小丫头读书认字不成。”

    沈妙贞咬了咬下唇,攥紧手里的毛笔:“我,我知道了,徽墨姐姐,我这便去浇花喂雀儿。”

    徽墨点点头,语气也严厉了些:“我这是为你好,你得听话才是,咱们公子虽说宽厚,可流风阁也是不养闲人的。”

    沈妙贞吓了一跳,又委屈的不行,明明是公子叫她学写字,可怎么到了徽墨的嘴里,就成了她纠缠着公子,占着公子的时间了。

    但徽墨是大丫鬟,她却是初来乍到还没站稳脚跟。

    这么些年在裴府,她学到的第一点便是阎王好送小鬼难缠的道理,尤其是管制着她的人,便是受了委屈也不能违背,不然准没有好果子吃的。

    裴境批完了卷宗,已经出去练剑,不在屋内。

    虽然是一时兴起叫她学一学习字,给她用的湖笔和宣纸却都是上好的,她手里的这只是一只狼毫笔,入水有锋颖,笔锋有韧劲,她阿弟上学堂都用不上这么好的笔。

    他们家有一只上好的紫毫湖笔,是阿娘的嫁妆,那么些年一直都舍不得用,在阿弟病着的时候当掉了。

    不舍的摸了摸那只笔还有触感细腻素白如雪的纸张,公子没发话说要给她,沈妙贞也不敢私自拿。

    见沈妙贞乖乖的出去浇花喂雀去了,徽墨被油糕堵了的心终于松快许多。

    这个流风阁,她还是能做得了主的,岂能叫一个刚来几天的黄毛丫头,压在她头上,徽墨颇有些志得意满。

    按例,六公子身边本应和二公子一样,一等丫鬟就得有六个服侍的,二等丫鬟和杂役丫鬟更不必说。

    但他们公子不喜欢屋里这么多莺莺燕燕,要是在二公子房里,她也出不了头,饶是如此,做到一等丫鬟的位置上也用了好几年,她从小就服侍公子了。

    他们公子生的那么俊俏,又有功名,虽只是秀才,却是头一命案首,未来前途无量。

    公子过了年便十六了,按理说也该放房里人,跟她同为一等丫鬟的紫豪虽是老人,可相貌平平,年纪又大了,而且她早就禀了公子,喜欢空青,等年纪到了便会指给空青。

    她徽墨却也有两分姿色,又是家生子,若是……若是能一直留在公子身边服侍,便一直是丫鬟,她也甘愿。

    想到裴境那张俊美不似凡人的脸,徽墨羞的低下头,整张脸都埋进手心里。

    只是她得小心谨慎才行,公子最是不喜他们这些丫鬟表露什么不正经的心思,她需更殷勤服侍,叫公子欢喜,还得防备这个黄毛丫头端砚。

    沈妙贞在外头舀水浇花,双眼却无焦距,心里头一直在背诵着千字文,对第一句的字在心里头来回描画。

    “端砚姑娘?”

    沈妙贞吓得一抖,回头一看,是空青。

    “空青大哥,您不是跟着公子,怎么回来了?”

    空青对于得了主子青眼的沈妙贞态度倒是很好,毕竟可不是谁夸公子好看,都没受罚的。

    “遇上了三姑娘,公子叫我回来拿那副空山玉的棋,端砚姑娘,公子不是叫你习字,你怎的出来浇花了,公子说不定回来要考校你的,到时候答不上来可不好看。”

    空青并无恶意,不过是好心提醒。

    “端砚,你花浇完了没,公子练剑回来要用糕饼,你去膳房那里找孙娘子,把今日的糕点取回来。”

    徽墨有些不耐,踱步出来喊她做事。

    空青又不是傻子,他跟着公子时间太久了,内宅外宅早就混了个熟稔,怎会不清楚。

    沈妙贞对空青无奈的笑了笑,放下舀子,去膳房取糕饼。

    徽墨也是瞧见空青,微微一愣,两人说起话来,偷偷瞥了一眼匆匆跑走去膳房的端砚,空青压住心底那一丝别扭,一口一个徽墨姐姐叫了起来。

    端砚姑娘,这是被欺负了吧,明明公子离开前,嘱咐她好生练字,而且早上的时候,公子还准了端砚姑娘休沐,今儿是不必做活的。

    徽墨是院里的老人,还是家生子,爹娘在裴府管着几个庄子,素日在主子面前也算有几分脸面,可公子待端砚姑娘也很有些不同。

    他一时间犯了难。

    去膳房催糕点的时候,竟遇见了黄鹂,遇见了熟人,沈妙贞高兴的直摆手。

    “黄鹂姐姐,怎么亲自来膳房了?”

    因为催膳本就不需一等丫鬟亲自来,都是各房的三等丫鬟杂役丫鬟来做的。

    黄鹂见是沈妙贞,露出惊喜笑意:“鹦哥,不是,你现在叫端砚了,老太太这几日口味不爽利,我亲自盯着厨房做些爽口的小菜,你现在是二等丫鬟了,怎么也来亲自取膳?”

    沈妙贞笑笑,并未说是徽墨支使:“我们院里姐妹们都忙着,我闲的很,便来取一趟。”

    黄鹂微微皱眉:“流风阁没有杂役的小丫头子,非要你来催膳?”

    沈妙贞实在不欲说这些,有意引开话题:“黄鹂姐姐,我做的那两个被面快好了,等我休沐了给你送过去。”

    “实在多谢你,我服侍老夫人实在没时间,阿姐的嫁妆又不能不上心,多亏你帮忙。”

    “姐姐别客气,姐姐荐了我,我才能做了二等丫鬟,月钱得了这么多,不过做两个被面,姐姐有事吩咐我便是。”

    黄鹂笑了笑,眉宇间却露出几分愁绪。

    沈妙贞低声问:“姐姐可是身子不适,怎的看着不大精神?索性在膳房,那些大娘子支使不动,可跟膳房那些做下手的娘子们,要一碗醒神汤喝喝,还是使得的。”

    黄鹂勉强笑了笑:“不是因为我的事。”

    她叹了一口气,低声道:“现在不是说话的地方,等你休沐来寻我,我再同你细说。老太太的膳,要的急,我先回去,你休沐定来寻我,可别忘了。”

    沈妙贞点点头。

    拿了食盒回去,院内裴境不仅在,还多了一个面容稚嫩却贵气秀美的姑娘,约莫比她大两三岁,梳着少女的双环髻,上镯鹅黄对襟小袄,下着月白褶裙,料子是南边来的蜀锦,颈间带着一直金嵌红蓝刚玉的项圈,因是少女,头上并未簪太多簪钗步摇,只一只花丝小凤钗合着几朵绒花点缀与发间,腕上带着一对通体水润的叮当镯。

    这一身并不扎眼,对于世家小姐来说有些素淡,却处处透露出低调的贵气。

    “这是府里的三姑娘,还不行礼。”

    端砚福了福身:“三姑娘安好。”

    紧接着,她便将食盒中的糕点都摆出来,放在裴境和三姑娘桌子中间,便想退下去。

    谁知裴境叫住了她:“怎的你去取了膳食,我布置的字你可写完了,可识全了?”

    端砚下意识抖了抖,拎着食盒不知所措,低下头不敢去看裴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