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书院 - 言情小说 - 乱伦小说在线阅读 - 梦回淫隋2

梦回淫隋2

酒楼为何今日如此冷清……旁边几位客人的闲聊使得他支起了耳朵。

    「……梁兄,近日听说杨大将军的府上又添了一位小公子啊,而且那小儿生下来就有不凡景象……」「对,对……听人讲道其母生其之前就梦龙入腹,不知其兆若何啊……」「……嘘……噤声!这等犯忌的事情,岂是我们可以议论得的?!那杨家和独孤家权倾朝野,而且今上最近又传闻身有微恙,这其间……不说那么些了,喝酒,喝酒……」*********************************而此时的小杨广满心郁闷的躺在布兜里乖乖的做他的小豆丁。

    我现在已经完全接受了已经转世的现实,只是时常郁闷,而且再不能见以前父母亲朋的现实,更是让人伤感不已。

    不过我发现现在的历史和以前的已经有一些不一样了。

    据历史记载,杨广一说是出生于五六零年,一说是出生于五六八年。现在可倒好,虽然搞不清楚现在是哪一年,但是根据周围的人的谈话中了解,我现在的父亲杨坚已经二十四岁了。

    历史上杨坚是在公元六零四年死的,死的时候是六十四岁。也就是说我现在这个父亲生于公元五四零年,而现在是公元五六四年。

    唉,不知道以后的历史是不是和以前的一样,估计应该差不多吧。毕竟我才刚出生没多久,就算是蝴蝶效应也不应该那么快吧。

    而且根据以前我在科学杂志上看的理论,历史是横向的线。当一个外来的力作用其上时,它会在当时的点上进行分裂,其中一条线和以前的一样,而另外一条线就是一个全新的历史。无论怎么样,现在的历史线和以前的历史线已经有了一个角度,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越来越远。

    我环顾了一眼四周,这是一间很宽畅的房间,里面的布置一如以前我所知道的那样,床、榻、桌、椅、几、案、屏风、柜、箱和衣柜样样都有。这个时候的汉族正处于民族融合的时期,之前的胡族经过入侵和汉族人的血脉融合,建立起了现在的国家。期间大量的汉族文化消失和重建的同时,也掺入了胡族所特有的色彩。胡椅胡凳,虽然还是为世家大族所不屑,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它们的轻便实用必将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我的母亲正倚靠在床上小憩,不时的睁开眼睛看看我。我知道,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独孤皇后了。

    她的皮肤很好,白暂如脂玉,遗传了鲜卑等族特有的长圆脸,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瓜子脸。科学证明,那种脸形是最接近黄金分割比例的,很漂亮。秀气的眼睛,细眉斜挑,鼻如悬胆而又直挺。

    这时我想起了历史上所说的,独孤皇后聪慧而又果断,真是相如其人。这时她好像感觉到了我的目光,微笑的看着我。她招招手,旁边的丫鬟抱起我小心翼翼的放在了她的怀里。

    我感觉很是不好意思,脸上都有些微烧。不过又觉得很淫荡,胸很挺啊,心中很是愤愤,怎么能被美女这样抱着呢,太没面子了~ 好像转世之后我的心理也受到了影响,跟个小孩子似的,就如人所说的赤子之心一般。心中纯净无暇(只存在淫荡,嘿嘿),再没有什么烦恼。有时也迷茫着来这里的意义,但是最终在赤子心态的影响下还是放开了。在我想来,既然上天安排了这样的离奇遭遇给我,就放开心怀好了。想来我会比历史上的杨广要好吧,毕竟我比他多了几千年的见识。

    在前世的时候,很喜欢看历史。再加上以前当作者时候的需要,二十四史和天工开物更是经常需要查阅的。这次转世,不知道为什么,那些以前看过的内容竟然历历在目,回忆起来的时候更是一字不差,好像记忆力比起以前又有所增加。

    以前经常看到架空中写,回到过去的人总是会过目不忘,体质变好。据说是经过时空能量的洗礼,使人身体发生了变化。我想,现在我的身体也是如此吧。

    我是被奇怪的雷电带来的,从身体到灵魂都经历了雷电加时空能量的洗礼。

    而且刚才在前几天自己发愣的时候,好像能够用自己的精神去感觉空间中的能量粒子使之形成雷电。只是这种能力好像和精神力有关,即使我这种经过雷电加时空能量双重洗礼的身体,使用过后也觉得有些晕眩,应该是年龄还小吧。而且奇怪的是好像隐隐的像是缺了什么一样,就好像有一个人分去了一部分,而且总能感觉到有一种亲切的精神波动……唉,可能是错觉吧,毕竟没什么影响。(真的么,嘿嘿嘿,作者淫笑中~ )当然了,这样的事情我可不敢表现出来,否则大家不把我当妖怪才怪呢。况且我现在的这个老爹可是历史上有名的迷信啊。

    这么多的思绪也只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这时我现在的母亲独孤迦罗还在轻声哄着我。心中不禁泛起了阵阵暖流,既然做了她的儿子,就把她真正的当自己的母亲吧。当然,这也有寄托情思的意义。妈妈已经再也见不到了,只能好好的孝敬现在的母亲,使得自己不要在以后再留下遗憾。

    独孤妈妈把我抱在胸前,伸出手指逗着我,说着:「宝宝乖哦,宝宝笑一笑……」这时候的她并不像以后那么杀伐专断,很是温柔,也有可能是刚有了孩子,母爱使然吧。

    边上有一个人想是想逗乐,竟然捏着我的小弟弟,对着娘亲说:「迦萝姐姐,小公子以后还不知道要祸害多少女儿家呢,你看他这刚出生身下雀儿都已经和十四五岁孩子差不多了,等他长到十三四岁,怕是要比玉鸭身下这嘟噜还要大上两分呢。」我心中很是疑惑,看着这个婢女打扮的人很是不解,不懂她说的话什么意思,不过她长的倒是不错,秀美中带着一种英气,颇像后世明星林青霞,听她的名字叫玉鸭,而且好像很受独孤妈妈宠爱的样子,竟然能叫独孤妈妈姐姐。但是我后世很喜欢林青霞,于是对这名叫玉鸭的女子也颇有好感,嗯?好怪的香气啊,想是独孤妈妈身上传来的,不过很好闻,而且小弟弟也动了一下。咦,独孤妈妈眼神好奇怪啊。我顺着独孤妈妈的眼神看去,发现是那令我自豪的小弟弟,说起来也怪,我刚出声小弟弟竟然就比得上前世十六七岁的粗壮了,只要是个男人都会高兴的。闻着这股香气,小弟弟竟然硬了起来,我偷眼望去,独孤妈妈眼神更怪异了,而且水色荡漾,像是媚的要滴出水来。莫非?……周围的奇异香气愈发的浓郁了,这好像不是檀香啊?!困意传来,婴儿的身体就是容易瞌睡啊,于是我带着对香气和对独孤妈妈的淫荡疑惑,悄然睡了过去……--------------------------------------------------------------------------已经过去几个月了,眼看就要进入冬天。几个月下来,越发懒散了许多。每天睡醒了就躺在暖洋洋的小包裹里,回忆着前世的趣事。

    自从上次过后,独孤妈妈再抱我都是带着包裹,而且也没有那天的奇怪眼神了,难道是我看错了吗?不过我再也没有闻过那种令我陶醉的奇异气息,以后当了皇帝,一定要找出这种香气到底是不是檀香,心下暗暗说道。

    这些天来,想了很多。想到历史的五胡乱华,想到现在的南北朝,想到老爸建立的开皇盛世和那个杨广的骄奢淫逸。再往后想到盛唐、中唐、武后以及后来的安史之乱。

    猛然间心中一惊:安史之乱过后,唐朝就失去了它的元气和盛世气度,再往后就是又一次五胡乱华的翻版--五代十国。天!五胡乱华就已经消耗了中原汉族的一半元气,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恢复期。若是再经历下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汉人的精华和血性可就真的是丧失殆尽了。

    历史书上的唐太宗是一个好君王,可是处于时代局限性,他所受的教育还是刻有儒家的宽恕和所谓的以德服人的烙印。他的性格中有着那么多的好大喜功和短视,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汉奸,历史上最大的汉奸。

    秦始皇修建了长城,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使书同文,车同轨;隋炀帝开挖了大运河,三次征打高丽的时候说的是为后世子孙计。只不过由于他们性格上的缺陷,使得天下四分五裂。

    而唐太宗呢,他所做的是什么?!他是千古罪人,大大的汉奸!没有李世民送给吐藩工匠和书籍,那里会有吐藩的强大和对唐朝长达数百年的对抗?!没有李世民送给扶桑工匠和书籍,那里有后代日本人先进的技术和可耻的文化以及对汉民族造成的伤害?!没有李世民送给西域和草原工匠和书籍,那里会有日后强大的塞外民族在中土搅风搅雨呢!!当时的世界上,除了中土、罗马和印度,其他的各个民族大都还处于原始社会或者奴隶社会时期。但是让人痛惜的是,最终野蛮战胜了文明,中原也最终败亡在外来野蛮民族的手中!!汉族上千年的文明和科技,就被李世民这个卖国贼无偿送人了,就这么一个人,居然被历史评价为千古明君,不知那些历史学家是否都是白痴,难道他们真的认为,把好不容易研究出来的科技全部送给敌对国家才是明君的做法吗!

    固然,历史都说李世民是好皇帝,但是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被称做好色的隋炀帝,真正事实是什么呢?隋炀帝在雄才拓疆方面,实行威德并用的方针,主要使用的是「抚慰」手段,而非「穷兵黩武」。比起秦始皇、汉孝武帝、唐文武帝来,隋炀帝从事的战争要少得多;二是隋炀帝在进行大规模建设时,并不是没有考虑民力的负担,刚登基就宣布免除妇人奴婢及部曲之课,随后是几次大赦,「制战亡之家给复十年」。运河开凿完成后,又「赦江淮以南。扬州给复十年,旧总管内给复三年」,公元六零九年,还「诏天下均田」,又「大赦天下」,「开皇以来流配」之人,除「晋阳逆党」外,「悉放还乡」,「陇右诸郡,给复一年」,炀皇帝「行经之所,给复二年」,因此说隋炀帝在此期间只知「劳民伤财」,简直是荒谬!

    大隋的灭亡不仅仅是隋炀帝个人的错。唐文武帝也说过「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至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每一个皇帝都有贪婪、贪图安逸的一面,当条件充分时,便明显地暴露出来。贞观初年、汉文景之治中,皇帝提倡节俭,这并非是皇帝艰苦朴素,实则是遭受动乱之后,社会经济萧条,没有这个条件供皇帝去奢靡,在要享乐还是要江山之间,稍微有点理智的皇帝肯定会选择后者。贞观后期,社会经济恢复,唐文武帝也是「锦绡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帐烦劳」。可见,隋炀帝与唐文武帝被传统史家称为一暴君、一明君,实在也是时势造就,他们本人实属一丘之貉。如果隋炀帝早死几年,秦始皇、唐文武帝多活几年,他们的历史评价是否要掉个个儿?!

    炀皇帝的很多政绩都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的,但是人类历史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而炀皇帝正好是处于历史长河迂回处的皇帝,他失败了,但他走过的这段弯路,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以他当时国破家亡、身败名裂的惨重代价开创了所谓的贞观盛世。隋炀帝一生可谓功可盖世!!

    遗憾的是隋炀帝死在宫庭政变,公元六一八年隋炀帝死在宇文家族手中,他爹隋文帝杨坚从鲜卑族皇族宇文家族手里夺得王位,鲜卑族贵族们又趁乱杀死了杨广,亡了隋朝。可以说,如果不是杨广被杀,隋朝根本不会灭亡。

    中国在隋世祖明皇帝杨广带领下达到颠峰,杨广被周边各少数民族尊为「圣人可汗」,「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圣人可汗。今是大日,愿圣人可汗千岁万岁常如今日也。」一般人都知道后来的李世民被突厥人尊称为「天可汗」,而很少知道杨广被突厥人尊称为「圣人可汗」。突厥启人可汗上表隋帝杨广曰:「大隋圣人莫缘可汗怜养,百姓蒙恩,赤心归服,或南入长城,或住白道。

    染干如枯木重起枝叶,枯骨重生皮肉,千世万世,长与大隋典羊、马也。」表达对隋朝的尊服。是先有「圣人可汗」而后才有「天可汗」,「圣人可汗」的意义远比「天可汗」的意义巨大。古往今来,中原王朝历朝历代有那个皇帝获此殊荣?

    唯隋炀帝杨广!!正如秦始皇先统一中国,后来的皇帝再统一中国的意义也不会比秦始皇大!

    隋炀帝被害死后,天下才真正大乱、各路诸侯纷纷割据。后来他父的册封的唐国公李渊平定了农民起义与战胜各路诸侯,最后建立唐朝。后来李渊二子李世民篡位成功。可以说隋为唐的发展、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隋炀帝为唐太宗做了嫁衣。如今唐太宗成了千古名君,隋炀帝却成了万恶的昏君。为什么?因为唐史是唐朝人写的历史,隋史也是唐朝人写的历史……隋炀帝开运河,辟边疆的功绩,被一句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给抹杀了。对于一个具有革新精神的开创者,对于一个开科举,重创新的帝王,只是因为他的性格中有着任何一个帝王都有的喜欢享乐的原因,在他死后,给了他可以说是历代帝王中评价最差的炀字。这断由唐臣魏征书写的隋史,真的公允么?!(虽然只是写色文,不过也想写的稍微有深度一些,以上所说的都是真实的历史资料,唉,为隋炀帝叹息。)--------------------------------------------------------------------------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一直很是难过,这几天都闷闷不乐的,唉,可怜的隋炀帝,用自己的身家富贵为李世民做了嫁妆。这一辈子一定不能像历史上的杨广那样急噪了,得不偿失啊。

    直到后世都还在用运河进行南水北调,正所谓是这河隋炀帝不开凿,唐太宗也要开凿的,结果隋炀帝舍己为人,白白便宜了李世民,阿广,你真是个实在人啊。啧啧~~~ 正在感叹的时候,外边传来唧唧咋咋的清脆女孩儿声音,我用小手一拍额头:「天啊,又是那个小女魔头!。从我刚出生没几天,就开始饱受我那个小姐姐杨丽华的蹂躏。一开始是抱着我,对着独孤妈妈喊,「妈妈,宝宝弟弟好重啊……比勇弟弟要重多了……」,我心中都捏着一把汗,大姐,你可抱好喽,我现在这小身子骨可经不起摔。

    翻了翻白眼,天,我这个姐姐都九岁了,怎么还这么……幼稚?!这就是历史上那个周宣帝的皇后吗?快趁早把她给嫁出去吧。

    自从我六月能言,十月会走,展现出种种奇异之后,家里就越发的偏爱我了。

    毕竟我只是一个婴儿,即使神异了些家里也以为是天降麟儿,不会怀疑到其他。

    而且这么长时间有话不能说,有路不能走,我都快忍受不了了,只好稍微表现了一下。

    吱呀--一声推门声,我扭头看去,见一个小脑袋探头探脑的趴在门边。

    我缩了缩头,婴儿的身体就是虚弱呵,一点儿风都觉得有些冷。又值秋日,不知不觉都已经一岁了。

    独孤妈妈正抱着我半坐在床上,玉鸭在旁边伺候着,独孤妈妈道:「是华儿吗,进来吧,把门关上,别冻着你小弟了。」姐姐蹦跳着来到床边,几日不见,她好像又长大了些,真是女大十八变啊。

    姐姐趴在床沿处,用小胳膊斜支着头,圆碌碌的眼睛盯着我看。

    独孤妈妈责备道:「女孩子家的,都没一些文静样子。前几天宫里头来人,商量这过两年要送你进宫做太子妃,你现在这样子,以后怎么母仪天下。」姐姐撇了撇嘴,:「我才不要嫁给那个宇文贇呢,听府里人说他很荒淫的,小小年纪就寻花问柳的,整天在勾栏里流连忘返,皇上伯伯都训了他好多次了呢。」妈妈眉毛一挑,道:「谁和你这么私下乱嚼舌头的,真是多嘴的奴才,让我知道,饶不了他。」姐姐见妈妈生气,吓的不敢做声,只是噘起红灩灩的小嘴,闷声不乐,眼里也是泛起一片雾气,只是不敢哭泣,以免惹的妈妈生气。

    看到那张漂亮的脸上委屈又惹人怜惜的神情,真是心生不忍。我举起嫩呼呼的小手,喊着:「姐姐……亲亲,姐姐……抱宝宝……」姐姐扑哧一声笑出来,眼里却还是水盈盈的泪水未乾,小巧精致的面孔梨花带雨,真是说不出的动人。

    我不由得心怀大动,晃动着胳膊说:「姐姐……亲亲……」她抱起我,让我的头枕在她的胸口。人说古时女子大都早熟,果然不假,才十岁的姐姐胸前已是两团柔软,(应该是遗传吧,色色的瞥了独孤妈妈一眼)虽然还显青涩,但是过几年一定会发育的很有型的,呵呵。

    我这个有着二十岁心理的小孩,躺在这么一个小美人儿的胸前,心里那个美啊,这时一阵阵的淡淡香气从姐姐身上传过来,惹得我心里痒痒的。真是恨这个小孩身体,要是能快些长大就好了,郁闷啊。

    姐姐在我脸上亲了亲,有些口水沾在了嘴角,我伸舌头舔了下她的脸,呵呵,香香甜甜的。她被我舔的有些痒,咯咯咯的笑了起来。(呜~ 萝莉倾向啊!~ )嬉闹了一会,姐姐对独孤妈妈说:「娘亲,听说爹爹明天要宴请宾客,来看弟弟抓周,一定会很热闹吧……」妈妈微笑着,:「你这个弟弟啊,生下来就不安分,希望明天别闹出什么笑话才好。」第二天一早,就有几个颇为秀丽的婢女抱着我放在温水里洗澡,只是只能看不能吃,世界上最残忍的事情莫过于此。忍,我忍忍忍,心下暗道像我这样茁壮的小弟弟,想必再忍十几年,就可以过三妻四妾左拥右抱的日子了,流口水啊。

    杂事已毕,没我这个小孩什么事,只等着开宴了。迷迷糊糊间,躺在小床上睡眼朦胧的我被乳母抱到了大厅。我老爹杨坚正在与周围众人谈笑风声,显得极为热闹喜庆。大厅中间铺了块红地毯,上面放了铜钱,麦穗,小剑,印符,,糕点,脂粉和帐簿等物。独孤妈妈先抱我到了内堂去祭拜列祖列宗,然后把我抱出放在了红地毯中间。

    我迷茫了一会儿,在这个时候一鸣惊人的话,将来一定会更顺利的被立为太子吧。拿定主意,我摇摇晃晃的走到麦穗前,拣起麦穗,吁--吁--累死我了,体力还是不行啊。

    这时周围观望的诸人哄然大笑,底下更是窃窃私语声不绝。父亲脸上颜色稍变又即恢复如常,我心下不由叹服,果然不愧是一代开国皇帝啊,瞅瞅,这心理素质。啧啧啧~ 真是没得说啊。

    斜眼瞥去,父亲旁边立有一人。他刚来的时候我就注意上了,此人身着华服,身形中等,鹰鼻薄唇,身上自有一番威势。可惜眼袋过重,略微浮肿,一看就知道是酒色过度,直接减去人三分好感。

    他嘴角露出一丝讥诮之意,笑道:「随公之子果真如传闻中一样不凡啊,哈哈,可谓是一鸣惊人,以后不愁没得饭吃了,啊,哈哈……」父亲下首所立一人闻得此言,不由勃然变色,正欲上前,父亲摆了下手道:「多承宇文将军吉言,此子安乐一生,不愁衣食,倒也是他的造化。」周围人见两人语有龌龊,也都不敢插话,只有左下方一个五十多岁的人拈须微笑道:「不然,我看此子非池中之物啊。」父亲笑道:「赵先生过奖了,乳臭小儿,那里当得此言。」我心下诧异,旋即明白过来。想必前面说话的就是和老爹素有不和的宇文护,而这位就是私下跟我老爹说他有人君之相的相士赵昭了吧,果然名不虚传啊。

    手持麦穗,稍做歇息,接着摇晃着走到旁边,费力的拖着走到印符处,然后又气喘吁吁的拖着铜钱放下,拽起小剑握在手中。

    这时众人都哑口无声,心中诧异。我看看周围,一屁股坐在印符上;一脚踏书,一脚踏钱,左手握着麦穗,右手拖着木剑,端坐而望四周,累死了,一定要好好锻炼了。

    这时众人都再无闲语,赵昭笑道:「杨公之子,非比寻常啊。」老爹笑容满面,开心无比,觉得大长面子啊,刚才的养气功夫真是一点也没留下,而宇文护则是面无表情,不作言语。老爹极是开心的抱着我去吃了长寿面,众人也各自说笑攀谈,我来到古代的第一个生日,就这么跌宕起伏的过去了……现在每天都要把脑子中所记得的知识整理一遍,仔细记清楚。这可都是宝贝啊,这辈子是吃香喝辣还是吃糠咽菜就看现在记知识劳不牢了。虽然我相信自己现在的记忆力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惊人。但是,人无远虑则必有近忧,小心一点,总是没错的吧。再说了,我这一岁多的身体,想做什么都做不成,只好慢慢思考些东西了。反正阴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嘛。

    前几天的抓周,颇与父亲长了面子。虽然我自己对之是嗤之以鼻,但是在现在的人看来,这可真是一件神奇的不得了的事情了。

    父亲整天高兴的合不拢嘴,赵昭跟他说道:「公子手握麦以代表民;持剑以代表军;踏书以代表士;踏钱以代表商;坐印以代表威势。由这些奇异的事情看来,公子以后一定不是平凡的人物啊!」杨坚是史书都记载的有名的迷信,听了赵昭的话,心里很是高兴。而且我出生的时候有奇象,因而父亲对我是更加偏爱了。看来,如果历史不出大差错的话,只要努力表现,以后成为太子是没什么问题了。

    *********************************时间就像流水,当你不注意的时候就匆匆过去了。

    正值六月,天气越发的热了。上午听完先生的课就又跑到后园里乘凉了,真是腐败的地主生活啊,呵呵。

    由于从小就表现卓越,父亲从我一岁半起就给找了个先生。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从小就要受压迫,郁闷。

    临近父亲生日,府里越发的忙碌起来。虽然父亲崇尚节俭,但是寿辰还是要过的,既是结交大臣们的好时机,也是一种面子上的要求。父亲生日,朝中重臣基本都来了,毕竟父亲身为随州刺史,封大兴郡公,进大将军。而且以后父亲还要继承随国公爵位,现在可谓是大权在握,前途无量。父亲寿辰,可不正是巴结的好时机!

    酒至中旬,一人突然举杯说道:「今日杨公寿辰,众宾云集,听闻将军次子自小聪慧,不如让他赋诗一首,以助酒兴可好。」我皱了皱眉头。虽然自晋以来,世家大族多好空谈,酒宴赋诗更是常见。但是此时让我一个四岁小儿赋诗,不是存心让我出丑么!抬头一看,那小子面带喜色的看着上首一人。

    我靠,又是宇文护,这小子跟我老爹果真是过不去,现在这么明显的不给我老爹面子。

    这时厅外池中传来两声鹅叫,眼珠一转,哈哈,骆宾王老兄,对不住了。

    父亲不喜诗词,对我也没信心,正准备推脱,我起身说道:「既如此,小子就狂妄了。」说着转身指向厅外,「今日就以鹅为题,做小诗一首,以娱嘉宾。」「鹅,鹅,鹅。」顿了一下,宾客中扑哧笑了一声。肚子里暗自腹诽,接着道:「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白天又好好的出了一番风头,令众人不敢再小看我,齐称神童。父亲对我也是颇加赞许,只是说不要经常沉迷于这些诗词小道,还是多跟先生学些课业的好,让我郁闷不已。

    明帝和武帝都对我父亲有些猜忌,毕竟爷爷是开国功臣,位至柱国、大司空、世袭随国公,而且家里属于陇西贵族集团。独孤家,杨家,李家又有姻亲,真是一股令皇帝都有些不安的力量。

    老爹现在可谓是位高权重,然而他却深谙韬光养晦之道。奶奶的身体很是不好,父亲却不再管理政务,而是一心去侍奉奶奶,以全孝道。一方面可以向皇帝表明自己的心迹;另一方面更可以积累极高的声望。父亲从十四岁起就领兵作战,在军中有极高的声望。但是那些历时几百年的家族,还是更看重名声和品行。

    父亲亲自侍奉奶奶,昼夜不离左右,三年过后,父亲的声望应该就能达到一个极高的地步了吧。无论是胡族还是汉族,对孝字都是很看重的,只不过对像不一样罢了。汉族的孝是对于所有的长辈,而胡族则是单指对母亲,因为胡族信奉弱肉强食,因而子弑父,弟杀兄的事情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了。但是由于亲母对自己有生养的关系,所以忤逆母亲在胡族里是不能被容忍的大罪。父亲对母纯孝的名声一出,应该能收服大部分的民心了。只是父亲侍奉奶奶,大部分的权利就都落在宇文护的手里了。以他那跋扈的性子,一定会给父亲脸色看的。不过想来以父亲的养气功夫,应该没什么问题的吧。

    *********************************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一转眼已经到了公元五六九年的冬季。长安城里素白一片,这里的雪虽然没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气魄,但泛柳飞飞絮,妆梅片片花的意境还是有的。

    此时的雪真是纯净极了,在后世那里见到过这样纯洁未被污染的天地。一片片如柳絮飘落,彷佛要飘入人的心里,洗涤乾净一切污垢。

    亭亭玉立的姐姐身披一件白色皮氅,伴着兴致勃勃的我走在后花园的小径间。

    后园虽然百物凋零,残花败叶,但是几支梅花的盛开却给这一片冷清死寂添上了一份生意盎然的春色,看去倒也别有一翻乐趣。十四岁的姐姐发育的已经犹如后世十七岁的小姑娘了。虽然身子还略显青涩,但是更展现出少女所特有的青春活力。而且身体凹凸有致,眉目如画,少加时日必是一个祸国殃民迷惑众生的绝世红颜。只是此时的美人眉如青山春带雨,目似秋水泛愁波,眉心紧憷,不得展露颜色。

    扔出手中的雪团,拍拍手上玉屑道:「姐姐,后园如此景色,怎么姐姐却如此消沉?若是这些寒梅有灵,知道自己这样缺乏魅力,还不得羞愧死啊,呵呵。」姐姐松开手中的一支梅花,娇声嗔道:「就你人小鬼大,却来打趣我,明知我心中犯难,却看我笑话不是?」我自小时抓周便有神异表现,后来更是因为一首名动京师,在家陪伴父母时也偶有惊人之语。故而都以为我是神童,并不以为我年幼而小看我。

    对于这个从小就疼爱我的姐姐,我更是很少在她面前刻意隐瞒,所以比起其他人,她更是看重我的想法。

    自从有一次我去找母亲考较课业时,无意听得父亲说出姐姐是我姑姑的女儿,只是从小由我父母抚养长大。知道这位历史上从未记载而我也从未见过面的姑姑之后,我才更为明了,历史真的是与历史上稍微不同了。最起码,在我所知道的历史上,并未提起杨坚的这个姐姐。对于这点,我既惶恐不安,又私下有些窃喜。

    毕竟我的心理年龄是二十岁,经过五年来的儿童生涯,又更加说不清是童真还是成熟了些,二者皆有吧。而且对于这位从小伴我成长的姐姐,我更是感情深厚,自然不忍心也不乐意她嫁给那个有名的昏君周宣帝宇文贇。

    他可不像他那个雄才伟略的父亲周武帝宇文邕那样有作为,他的父亲如今尚且在世他就每天只知道饮酒寻欢了,更何况过十年他的父亲就要病逝了,到时候他岂不更荒淫无道了。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自己这个亲姐姐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莫名感觉,难道……不会的,我摇摇头,心中暗道姐姐,我一定不会让你嫁给那个昏君的……。